4月24日下午,以“中流奋楫——扬帆击水三千里”为主题的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吸引全球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及国际组织代表超万人参会,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展现浙江创新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 大会首次发布浙江省级独角兽系列榜单,包括“2025浙江独角兽企业榜单”“浙江未来独角兽TOP100榜单”“浙江种子独角兽TOP100榜单”。截至2025年4月,浙江共有55家独角兽企业,其中杭州44家(占比80%)。榜单凸显了杭州作为全省创新核心的地位,亦反映出浙江“多点开花”的科创网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会首次提出“种子独角兽”概念,形成了“种子独角兽—准独角兽—独角兽”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对应估值分别是1000万美金至1亿美金以上和10亿美金以上。 “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向来是衡量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重要风向标。万物生长大会2015年发起于杭州,累计发布独角兽榜单8次,推动超2000亿元资本对接浙江科创企业。本届大会签约项目涉及低空经济、AI等领域,金额超180亿元。 本次大会上,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之江创投研究院执行院长、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轮值会长周恺秉对此作了精彩的点评。牛津大学数据科学首席教授彼得·格林德罗德、阿联酋AI顾问赛义德·阿尔达赫里博士等国际嘉宾,在主会场呼吁加强AI跨国协作与伦理治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秘书长林建海提出“耐心资本”理念,强调长期投资对硬科技的关键作用。 同期举办的“2025长期资本大会”及“并购重组峰会”,吸引全国母基金与投资机构探讨资本助力产业升级路径。 此外,大会共设立了中英人工智能论坛、低空经济峰会等17场分论坛。其中,具身智能、生命科学、专精特新等议题探讨技术商业化前景;杭港创新合作、国际科创合作等板块推动跨境资源对接。低空经济分论坛呼应浙江“无人机物流网络”规划,探讨政策与基础设施配套方案。 浙江省副省长柯吉欣表示,将优化税收、人才引进政策,强化资本与科技联动。民建中央副主席孙东生指出,浙江需以更开放生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在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链重构背景下,浙江以民营经济活力、政策敏捷性和国际化布局,成为观察中国创新趋势的窗口。本届大会通过“榜单+资本+场景”多维叙事,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示范样本,也为全球投资者精准锚定中国科创发展机遇搭建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