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浙”里友好故事丨安吉余村的绿水青山故事何以圈粉世界

发布时间: 2025-04-29 09:22 来源: 浙江外事港澳公众号   浏览次数:   

第一排位置靠“抢”,练习口语对话的伙伴还是靠“抢”,安吉余村村民学习英语“卷”出新高度,一有时间就往村里的“英语角”跑,遇上来村里旅游的国际友人,还丝毫不怯场,纷纷用流利的英语与其侃侃而谈。

图片 1.png

“国际化是余村的新标签,学好英语能够方便我们和国际友人交流。我们要用英语讲好余村的绿水青山故事。”余村村民表示,村庄国际化,自己也要与时俱进。这股“敢说不怕错”的劲头感染了村里的在地青年,纷纷主动当起了他们的英语老师。

图片 2.png

余村故事不简单!20世纪90年代,余村人炸山开矿经营水泥厂,几乎家家都成了“万元户”,但村庄环境每况愈下,整天粉尘蔽日,翠竹绿叶变枯叶,白衣晒成灰衣裳……时代潮涌推动浙江大地发生巨变,涟漪随之泛进了小小村庄,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封山育林,让山有新青春,水有新颜值。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首次在余村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经过20年的实践,如今余村焕然一新,绿意盎然,新农业、新文旅、新经济协同发展,成为“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

图片 3.png

近年来,余村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优势,运用自身丰富鲜活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国际传播与合作交流,努力向全世界讲好新时代余村故事、安吉故事、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图片 4.png

2024年3月30日,安吉成立安吉(余村)生态文明国际传播中心,新华社、央视总台、中国外文局等国际传播“国家队”纷纷在安吉设立观察点,借助媒体力量扩大国际传播;强化“借嘴说话”,把握理查德·克莱德曼等海外名人来安吉的重要机会,用他们在海外的知名度为绿水青山故事的国际传播添砖加瓦。

图片 5.png

2024年以来,安吉共接待国外媒体、国际团组126批次超3000人。

央视亚非地区语言节目中心携尼日利亚记者赴安吉采访拍摄“奇妙中国行”栏目,讲述余村从废弃矿坑蜕变为时尚乡村的故事,呈现中国乡村振兴的发展和成就,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索尔海姆来到余村有感而发:“这是未来中国的模样,也是未来世界的模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不远万里来到余村,亲授“最佳旅游乡村”牌匾时脱口而出:“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

壮大力量,营造“万船出海”新格局。安吉联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教授等专家学者,常态化开展国际传播课题研究、海外友人参观培训等工作,助力余村故事、绿色发展故事走向全球。

来自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的18名学生慕名在余村进行生态文明体验后,表示“我要把余村带回家”;乌干达等上百家境内外媒体更是聚焦余村,惊叹安吉的绿色发展。

图片 6.png

如今,余村人用流利的英语讲述的一个个绿色故事,都化作一粒粒生态文明的种子,乘着国际传播的东风,在五大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中国智慧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