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至5日,马来西亚沙巴州媒体代表团一行10人访问浙江。访问期间,代表团走访了杭州、衢州和金华三地,深入感受浙江的发展活力与历史文化底蕴,共同见证中外民间友谊的传承,并亲身体验浙江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在杭州:科技与历史的交融 代表团首站到访灵伴科技,详细了解了企业AR智能眼镜的技术发展、产品性能及在马来西亚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销售情况,亲身体验了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并测试了新款AR眼镜中英马多语实时翻译功能,纷纷赞叹浙江企业的创新活力。 随后,代表团赴杭州未来科技城展馆,全面了解杭州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并深入认识了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等六家企业在大语言模型、机械人、人工智能、游戏开发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发展与特色。代表团对浙江科技创新布局与成就表现出浓厚兴趣。 代表团还参观了浙江省博物馆,领略浙江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遗产。从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明,从宋代到近现代,代表团通过珍贵文物深入了解了浙江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底蕴。 在衢州: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在美高短剧超级工厂,代表团了解了衢州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探索。穿梭于200多个专业拍摄场景中,代表团成员们目睹短剧从创意到成品的全过程,切身感受衢江短剧产业的创新活力。代表团团长、沙巴记者协会主席Mariah Doksil表示:“这里非常适合拍摄短剧,未来有望推动马来西亚沙巴州与浙江的影视合作。” 在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代表团员们认真聆听讲解,驻足观看泛黄的救助记录,这段跨越时空的国际情谊深深打动了每个人。值得一提的是,参观当日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重要时刻重温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珍视友谊,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代表团感慨道:“在这个特殊日子参观纪念馆,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和平的珍贵。战争年代的善意超越国界,这份勇气与温暖,至今仍是连接各国人民的纽带。” 代表团还参观了孔氏南宗家庙,在古朴庄严的建筑群中了解南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于红墙黛瓦间感受“东南阙里”的儒风雅韵。 随后,代表团走访余东未来乡村,感受农民画笔下的乡村振兴图景。“想不到中国的农民还能成为‘艺术家’”《See Hua Daily News诗华日报》记者卓珮妮赞叹道。 在金华: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实践 代表团走进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长山基地(双龙实验室)。作为金华市农业科技研发的核心载体,双龙实验室向考察团展示了现代农业技术转化成果。代表团详细询问了智慧农业系统运作模式,对农科推广机制表现出浓厚兴趣。 代表团随后前往金华山景区,在素有“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小冰岛重点考察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的平衡实践,并就“矿山遗址变网红打卡地”的转型路径展开热烈讨论。在罗店村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开罗吉市,代表团体验了金华农村夜经济的独特魅力,并与村民友好互动。村民表示:“中国及浙江乡镇发展快速,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中马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居,欢迎马来西亚的朋友来浙江做客!”这句真挚话语被多家马方媒体记录,成为中马民间友好的生动注脚。 在鹿田村、黄大仙祖宫等地,代表团深入了解了金华的文化旅游资源。鹿田书院的书香气息与黄大仙祖宫的文化魅力令代表团成员们赞叹不已,他们表示,金华山在文化遗产活化、生态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为马来西亚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代表团还考察了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其规模与活力让记者们惊叹。在进口商品区,代表团与一位马来西亚籍店主深入交流,对“为什么选择中国”“为什么选择义乌”有了更深刻体会。代表团表示:“这里真的是‘世界超市’,什么商品都能找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五天的访问让沙巴媒体记者深入了解了浙江的发展全貌——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蓬勃的现代发展活力;既有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也有乡村振兴的软实力;既有国际情谊的温暖传承,也有对外开放的广阔胸怀。 此次马来西亚沙巴媒体浙江之行,不仅深化了浙江省与沙巴州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为两地未来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代表团的记者们表示,将通过镜头和笔触,把浙江的发展经验与人民友谊传递到马来西亚,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好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