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调研文章
 

打造产业新高地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兰溪力促纺织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2022-06-17 19:47 来源: 金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浏览次数:   

纺织业是兰溪规模占比最大的产业,总量占该市工业经济的1/3。作为兰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和先行军,近年来,兰溪纺织业以时尚纺织发展为引领,以智能化改造为抓手,沿产业链溯流而上,不断谋求市场突围和产业转型升级。

6月14日,兰溪市召开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动员大会,再次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直面痛点、堵点,要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中杀出一条血路,力促产业提质、增效、赋能、蝶变。

从哑巴机器到机器对话 智能制造加速迭代升级

5万余平方米的纺纱车间只有百余工人,全自动物流包装系统让打包仓储人员一个班次从15人降到1人,高速摄像头代替人眼检视布匹品质,速度提升3倍……通过智能化改造,浙江万舟集团运营成本下降10%,劳动用工下降16.6%,订单交期缩短5天以上。在该公司大数据中心,整墙的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滚动显示来自各个车间的设备运转情况,产量统计、品种分布、生产效率等一目了然,满屏跳动的数据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产能增长和效能提升。今年1—4月,虽受疫情影响,该公司仍实现产值14.3亿元,同比增长8.95%。

在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省内首条自动上纱系统处于调试阶段,机器人代替人工实现智能送料后,将节省一半人力。自动化立体库配合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小车实现工序间物料自动流转,数据互联互通实现研发、生产、物流、运营的数字化协同……在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的6年间,公司产能从年产4000万米牛仔布增长到6000万米,外贸出口额从6亿元增长到10亿元。

随着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兰溪纺织产业在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全方位优化升级,成为全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领跑者。据统计,包括万舟集团在内的首批30家试点企业效益平均提高12.3%,差错率平均下降至0.5%,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98%,水、电、气平均每万米布消耗量全部下降。

织机会对话、验布不费眼、手机查进度、产品能溯源,在大力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基础上,去年下半年,兰溪织造(棉纺织)产业大脑入选省首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全力打造涵盖全产业链、全要素的纺织产业大脑,助推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升级。

6月15日,记者走进产业大脑公司办公室时,看到展示大屏已安装完成,调试后即可投入使用。目前,产业大脑门户网站已上线,找纱线、纺织助手、销售协同、生产调度协同、仓储协同等5个企业侧应用已上架到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试运行,区域全景洞察、产业云图、产业链地图、技术链地图、企业在线用能等5个政府侧应用已完成初步设计,驾驶舱设计也已开发完成。

接下来,兰溪将重点抓好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织造(棉纺织)产业大脑各项功能,持续上架政府侧应用和企业侧应用场景,同时强化政策引导,实现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迭代升级。

低效用地变身未来工厂 腾笼换鸟助力提质增效

这两天,紧邻鑫兰纺织的原吉祥摩托配件有限公司35.25亩地块内,地面建筑物已基本拆除完毕,多台挖掘机同步作业,抓紧清理现场,打桩机等设备也已进场施工。被鑫兰纺织兼并后,这里将摇身一变成为未来工厂,落地高档牛仔面料产能倍增项目。

作为兰溪首家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鑫兰纺织将投资3亿多元,建成占地40亩的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生产车间。“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年生产高档牛仔面料将达8500万米,主营业务收入将达20亿元,出口创汇可增长50%左右,尤其是5万米牛仔布的交期可再缩短10天。”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友洪说,鑫兰将致力把未来工厂建成省行业示范型领头雁工厂,打造国内首家牛仔面料行业可复制性未来工厂标准企业。

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鑫兰纺织并非个案。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反向倒逼等手段,兰溪鼓励优质企业兼并重组行业内低效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鑫兰纺织、金梭纺织、鑫海纺织、三森纺织等一批龙头企业均借此实现规模发展。

针对部分优质企业产能倍增,用地需求和一批优质招商项目落地难的实际情况,兰溪将低效纺织企业处置与招商引资、技改工作紧密结合,自2019年来累计淘汰高耗低效纺织企业144家,出清闲置用地2456亩。与此同时,通过腾笼换鸟,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个,累计投资额16亿元。

接下来,兰溪将以“4个3”为实施路径,深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空间集聚。即规划3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出清300家低效纺织企业,建成不少于300亩的产业培育区,招引3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打造一个以数字化、差异化、高端化、绿色化为特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棉纺织产业发展平台。

一方白布邂逅七彩斑斓 两链融合重构产业图谱

位于灵洞乡的兰溪新奥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内,一排排喷气涡流纺纱机高速运转,每分钟可纺纱500~550米,速度是传统环锭纺的20~30倍。“现在,涡流纺的原料已经从当初的单一粘胶纤维扩展到涤纶、锦纶、腈纶及棉、毛、丝、麻,工艺路线扩展到色纺、包芯,应用范围也从当初集中在内衣、T恤扩展到家纺、牛仔面料、产业、医疗等多领域。”公司总经理訾化林说,作为纺织产业链上游企业,新奥华纺织充分发挥涡流纺优势,在生产市场主流产品的同时,不断开发粘胶、混纺涡流纺纱线以及包芯纱等新型功能性面料,助推兰溪纺织产业走差异化、高端化发展道路。

英麒科技集团从传统纺织一步步走来,也走上差异化发展之路,实现由白坯布向时尚面料升级。短短几年时间,打造了纺纱、织造、后整理的纺织全产业链,走出绿色、时尚、科技的纺织品新路子,年产各类中高档纱线1.5万吨、多型纤维混纺及色织色纺面料5000万米,今年预计销售额超10亿元。

浙江奇艺科技专注产品研发,推出色织布、服装等特色产品;浙江玉帛纺织落实“双碳”,实施“两高一低一无”绿色环保浆纱织造生产示范项目;九舜纺织、鑫兰纺织获评省级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在纺织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兰溪聚焦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产业不断向差异化、精细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目前,兰溪共有规上纺织企业153家,涵盖白坯、牛仔布、纺纱、化纤、印染、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七大门类。在此基础上,兰溪围绕纺织行业上下游招引,持续做好项目招引建设,两年内共招引或培育39个纺织类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已建成投产25个。

接下来,围绕强链延链,兰溪将鼓励优先发展先进印染,支持拓宽织造产品门类等,到2024年力争本土印染配套能力提升至30%,差异化企业(项目)数量占比40%以上,产值占比30%以上。

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延展伸长,兰溪还催生了研究开发、智能制造、创意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教育培训等创新服务体系,助力破解企业需求难点、产业升级痛点、公共服务堵点,以创新链、产业链双融合,为兰溪全力打造“全国高端时尚棉纺织研发生产基地”注入强劲动能。

纺织业转型升级

兰溪准备这样干

锚定一个目标

到2024年,实现纺织产业产值翻番,达到600亿元;到2026年,产值再翻番,突破1000亿元。

抓好关键四招

●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引导集聚发展。

设立纺织产业重点发展区,规划中小纺织产业园,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 二是深化数字化改造,放大数字赋能优势。

建成并迭代升级织造(棉纺织)产业大脑,完善推广兰溪智改模式,加快形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升级梯队。

● 三是强化招大育强,提高产业竞争力。

借助织造优势环节,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招引实力强劲的企业和项目,同时采用零土地技改、低效盘活等手段,实现产能倍增,增强企业实力。

● 四是加快技术创新,提升核心实力。

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深化“揭榜挂帅”解决行业难题,推进棉纺织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开展“百博入企”引才育才,实施创新主体“双倍增”培育行动,推动品牌赋能工程,加快培育一批纺织产业知名品牌。

用好X项措施

● 一是扶优扶强,推进兼并重组。

鼓励企业战略重组、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加快规下优质企业成长和提升,梯队培育纺织企业,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 二是延伸产业链,鼓励差异化发展。

优先发展先进技术,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支持拓宽织造产品门类,做强产业链终端。

● 三是畅通融资渠道,降低生产成本。

开展行业金融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创新企业金融产品融资担保方式,加大基金支持力度,拓展兰溪棉纺织供应链平台业务,探索电力、棉纱集采模式,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

● 四是夯实安全基础,提高安全水平。

制定出台《兰溪市轻纺企业等火灾高荷载行业消防隐患整治指导意见》,深入开展纺织企业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分类处置纺织企业存量违建和新增违建,筑牢安全生产底线。

● 五是健全工作机制,防止力度“掏空”。

建立完善专班推进、工作闭环、难题破解、督查考核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加快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起势成势。 (记者 俞萍 兰溪融媒体中心 杨一之/文 记者 吴潮宏/摄)

完善校企联合育才机制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