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周一) Methodological and episte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science 时间:15:00 地点:ZOOM会议 981 177 9685 参会密码314 402 主讲:Kostas Kampourakis,日内瓦大学(近五年QS大学平均排名100左右)科学部教授,国家高端外专。著《理解演化》《理解基因》《什么是科学知识》《不确定性》《生物哲学》等,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理解生命”丛书(17本)的主编。Springer系列丛书“科学: 哲学、历史与教育”的创始主编,“生物学教育研究的贡献”创始共同主编,曾任国际五大期刊“科学与教育”杂志主编、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希腊最大教学机构之一Geitonas School教育研究与发展部的成员。在国际重要科学教育期刊JRST、IJSE、SSE、SE、S&E 等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公开发表著作论文数量达117篇。 LED植物生长灯用发光材料的设计 时间:18:30-19:30 地点:29-535集中网络会议 主讲:郭崇峰,男,博士,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于中山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稀土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苏锵教授。先后在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韩国国立釜庆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9月从华中科技大学调入西北大学物理学系/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转换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围绕稀土发光材料在照明显示、能源环境及生物光子学中的应用开展广泛深入的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科技部“863”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国际合作交流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他引8000余次,H因子为56,其中15篇入选ESI 1%高被引,3篇入选Hot Paper,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第九届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高等学校科技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与光电器件应用 时间:19:30-20:30 地点:29-535集中网络会议 主讲:徐文,大连民族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2005-2014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获学士与博士学位。2015.02- 2016.09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2016.09-2018.09日本东京工业大学JSPS特别研究员。2014-2021历任吉林大学讲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稀土发光及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工作。在Nat.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Light: Sci.& Appl., Nano Lett.等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70余篇,引用7000余次;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青年项目4项,大连市杰出青年基金、吉林省优秀青年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项目等。 12月13日(周二) Survey Research in STEM related education 时间:10:00 地点:ZOOM会议 981 177 9685 参会密码314 402 主讲:Salmiza Saleh,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 QS 排名 165) 教育研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端外专。曾任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科学教育项目主席、教育博士项目主席。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高水平的文章50余篇。 Correlational research in STEM related education 时间:14:30 地点:ZOOM会议 981 177 9685 参会密码314 402 主讲:Salmiza Saleh,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 QS 排名 165) 教育研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端外专。曾任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科学教育项目主席、教育博士项目主席。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高水平的文章50余篇。 光转换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构效关系研究 时间:15:00-16:00 地点:29-535集中网络会议 主讲:张俊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低维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及器件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Nat. Commun., Light-Sci. Appl.,等期刊上合作发表SCI论文200余篇,SCI引用7000余次,H因子48,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入选北航“蓝天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获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 担任 Nanomaterials 编委。 12月14日(周三) Causal comparative in STEM related education 时间:10:00 地点:ZOOM会议 981 177 9685 参会密码314 402 主讲:Salmiza Saleh,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 QS 排名 165) 教育研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端外专。曾任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科学教育项目主席、教育博士项目主席。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高水平的文章50余篇。 《中非数字文化产业合作与挑战》 时间:14:00-15:30 地点: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二楼会议室 主讲:张赛,经济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非数字经济、中非文化产业合作。 Quasi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STEM related education 时间:14:30 地点:ZOOM会议 981 177 9685 参会密码314 402 主讲:Salmiza Saleh,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 QS 排名 165) 教育研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端外专。曾任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科学教育项目主席、教育博士项目主席。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高水平的文章50余篇。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恢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学科地位》 时间:18:30 地点:腾讯会议807 913 467 主讲:刘平,沈阳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曾任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学学院院长(2003-2012年12月),辽宁省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005—2017),教育部社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2012),辽宁省教育厅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15--2019),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第五届决策咨询委员会社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2—2017),华中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2012——2017)。二十多年来主要从事社会理论的综合研究,发展社会学的中国研究,具体涉及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文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社区及社会治理等研究领域。2002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人文杂志》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几十篇论文,先后有十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大篇幅或全文转载。2009年获得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学类二等奖(一等奖空缺)。2006—2014年间,相继获得五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政府奖)。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3)、重点项目(2017)和省教育厅文科基地项目。 2015年评为沈阳市高校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 12月15日(周四) 强耦合量子热机浅谈 时间:10:00 地点:腾讯会议261 226 675 主讲:刘俊杰,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于开放量子体系的量子器件理论研究工作,具体研究体系包括量子热机、纳米分子结和量子因特网等。入选2022年度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在Phys. Rev. Lett.、Nano Lett.、J. Phys. Chem. Lett. 和 Phys. Rev. B 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 Single subject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STEM related education 时间:10:00 地点:ZOOM会议 981 177 9685 参会密码314 402 主讲:Salmiza Saleh,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 QS 排名 165) 教育研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端外专。曾任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科学教育项目主席、教育博士项目主席。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高水平的文章50余篇。 Non-uniqueness of weak solutions to viscous fluids 时间:10:00-11:30 地点:腾讯会议ID:169-192-581 主讲:李亚纯,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英文译著3本。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1项)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国际期刊Communications on Pure & Applied Analysis和Commun. Math. Anal. Appl. 编委。上海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2月16日(周五) 从转型到新发展:中国城镇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 时间:19:00 地点:腾讯会议985 103 399 主讲:朱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流动、组织社会学。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社科基金等多项基金项目。 “主义”与“利益”缠斗下的中共抗日战争 时间:19:00-21:00 地点:腾讯会议657 612 080 主讲: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学士、硕士,东京大学博士、博士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为日本史、东亚思想史和东亚国际关系史。出版《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从“请封”到“自封”——日本中世以来“自中心化”之行动过程》《从“道理”到“物理”——日本近世以来“化道为术”之格致过程》等专著数部,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多项中外研究项目,先后荣获教育部第七、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浙江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