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对外开放
 

大学英语教学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语言人才

发布时间: 2021-07-01 17:09 来源: 金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一带一路,语言先行;语言不通,一切皆空”。“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语言背后反映的是一国的文化风俗、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语言沟通更深层的是跨文化交际。高校作为我国外语语言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输出“一带一路”对外沟通专职人才的重任。为此,大学英语教学要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站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方位,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国家发展急需人才。

2017年两会提出,“一带一路”内涵包括“五通”和“三同”。“五通”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三同”指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要达“五通”,促“三同”,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外语能力非常关键。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关注的人才类型,包括国际贸易、金融、语言、工业设计、法律、土木工程、财务管理、新闻、机械制造等。当前人才建设面临培养结构单一、国际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培养复合型、国际化水平高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们需要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贸易、金融、工业设计、法律、土木工程、财务管理、新闻、机械制造等各领域专业知识的专门用途英语人才。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侧重通用英语能力的培养,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该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是对国内早期出现的“哑巴英语”倾向的纠偏。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增强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工作、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语言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

大学英语教育要紧密结合最新指南要求,在通用英语基础上,以ESP为抓手,致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校公共英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推进ESP教学改革。

第一,教学内容应时而变。因应“一带一路”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供给改革,可遵循以下三原则:一是来源于学科,服务于行业。高校公共英语的教学对象,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公共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学科专业特点,切合需求,有的放矢。二是来源于市场,服务于职场。公共英语教学内容进行ESP改革,应以服务“一带一路”发展为导向,从“一带一路”相关市场中选择贴合职场需要的教学内容,根据职场变化及时调整、丰富教学内容。三是立足于本土,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根据“五通”“三同”要求,教学内容可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甚或推动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国别研究、进行国际交流。

第二,教学模式应时而进。新丝路时代,信息技术普及,新技术层出不穷,一日千里。ESP教学模式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应时而进。一是信息技术赋能,开展混合式教学。充分融合“线上、线下、多媒介、多平台”,借助多途径(如电话、QQ、微信、抖音等),以保证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专业与英语的融通学习。二是甄选海量信息,提供适切资源。为学生提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 动画等不同形式素材,选取有营养、有内涵、有意思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三是强化需求导向,更新教学方法。以市场和职场为导向,灵活运用任务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虚拟仿真、问题式、专题讲座、翻转课堂、田野调查等类型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板块以及技术要求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四是拓展第二课堂,营造浓郁学习氛围。寓教于乐,将ESP学习与学生的社团活动、休闲娱乐及各类实训、实习、实践等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校内学到校外,从课堂学到职场。同时将ESP教学与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结合,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做中学,学中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五是赛教有机融合,实现以赛促学。院系可组织专业相关的翻译、写作、演讲、模拟职场等比赛;学校可组织校级英语论文大赛,鼓励各专业学生撰写专业论文;各专业协会、出版社可组织ESP相关的跨校、省级乃至国家级竞赛,切实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第三,教学评价顺势而为。在高校公共英语进行ESP改革后,教学内容更广泛且更精准,教学模式更丰富,教学手段更多样化。因此,教学评价也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卷面考试、口试和考级。教学评价应基于具体的教学,进行合适的组合。一般可从以下考核方式中选择合适形式进行组合评价:传统课堂式,建议考核方式采取传统的卷面考试或口试;问题式教学,基于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考测;翻转课堂教学,建议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田野式课堂,应采取调查形式和调查结果并举式进行考查;任务式课堂,任务完成度是考查重点;情景模拟式,建议基于学生情境内的表现开展评测;虚拟仿真式的教学,可基于仿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动态测评;教学模式是寓教于乐的,建议考核方式采取课内外、校内外双导师考查;教学模式是赛教融合的,建议结合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进行动态考查;学创结合型教学模式,可融合创业过程和创业结果进行动态考查。教无定法,评无定法,评价是为了下一轮更好地学习,更是为了下一轮更精准地教学。因此,在高校公共英语进行ESP的改革后,评价也应该“随教随评”,不再固定在一种评价方式上。

构筑人类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语言文化交流至关重要;培养精通专业、熟谙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对高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大学公共英语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应侧重专门用途英语,坚持以使用领域为指向,坚持学科与语言融合;应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进和丰富教学模式,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唯有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方能承担为国育人的重担。

作者:姚国松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