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学术成果 > 金华人在海外
 

《抗战时,筱溪村曾驻扎兵站医院》后续 抗战遗址期待更多发掘与挽救

发布时间: 2021-03-15 09:13 来源: 金华日报   浏览次数:   

“惟有记忆,抵抗遗忘。”这是王宇穿着的冲锋衣上印着的几个字。3月11日,筱溪宗祠内,王宇和李福军半蹲在三块墓碑前,仔细辨认一块墓碑上的字迹:“独立工兵营第九营三连一等兵,唐贻秋,湖南长沙人,30岁,廿九年(1940)五月廿二日病故……”

他俩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的工作人员。前几日从深圳出发,到江西、浙江两地考察抗战遗址,筱溪也是其中一站。

1月15日,本报刊发《 “当年婺江边立有成片墓碑”:抗战时,筱溪村曾驻扎兵站医院》一文,披露白龙桥镇筱溪村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往事:抗日战争期间,筱溪曾是“军政部第十四兵站医院”所在地,收治许许多多前线下来的伤员。一些不治身亡的士兵被就地掩埋,据村里老人回忆,在村庄经堂后面的溪滩上,曾经立有上百块墓碑。如今,尚有三块墓碑留存。

3月11日上午,我们与王宇、李福军一同前往筱溪村探访。

“我父亲当年就驻扎在筱溪”

筱溪村支书钱晓霞说,村里最近也在发动村民寻找更多的墓碑,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墓碑已经不知所踪。当年,一些村民曾经将墓碑用来铺路,下一辈人觉得不吉利,就拿出去扔掉了,有些被扔到了婺江里。

如今,婺江边正在施工,钱晓霞说,她特意嘱咐施工人员,留意一下有没有挖到墓碑,但目前还没有消息。

筱溪村边有个“经堂”,经堂旁边的溪滩,正是当年埋葬士兵处。郑显忠至今记得,1972年左右,溪滩改地种农作物,年纪尚小的他参与劳动,平整溪滩时,发现累累白骨。

“经堂”里的曾师傅说,2001年11月22日经堂重建,在经堂柱子后面的空地上,铲车也铲出了很多骨头,黄黄的,手臂骨、腿骨都有。当时,让村里两个老太婆用畚箕拎着去埋掉了。100米开外处发现了一块墓碑,村诊所的医生郑金顺拿去收藏了。如今,这块墓碑已经放在郑氏宗祠里。

抗战烈士的骸骨和墓碑已经不知所踪,当年宗祠里驻扎兵站医院的往事也大多模糊了,只有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些印象。不过,67岁的倪建经却有着鲜明的“独家记忆”,因为,她父亲当年就是驻扎在筱溪的兵站医院的一名军人,因此认识了她的母亲郑春风。

“爸爸倪裕甫是浦江人,家里兄弟5个,他是长子。要抓壮丁了,他是自己主动去报名参军的。”倪建经说,爸爸长得很帅,写得一手好字,他不是军医,而是做后勤工作的。兵站医院驻扎筱溪多长时间,她也不是很清楚,只听爸爸提起过,一天夜里,兵站医院临时得到转移通知,连夜就走了。那时,她的爸爸已经在和妈妈谈恋爱,但是都没来得及通知妈妈。“后来,他给妈妈寄来一封信,留了地址。胆大的妈妈,就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去投奔爸爸了。”

后来,他们生了四个孩子。父亲在金华师范学校当电工直至退休,91岁时去世。母亲也在86岁时去世。

她说,抗战的事情,父亲生前很少提起,只是在只言片语中流露一些细节。“有时候,我们小孩子跌去了,哭着喊痛。爸爸就说,你这点痛算啥痛,抗战时期伤员做手术连麻药都没有!”听父亲说,那时候伤兵的伤口发炎了,伤口上的肉要割掉,没有麻药,就这样生生地割……

抗战遗址期待更多发掘与挽救

王宇和李福军详细记录了在筱溪考察的结果。在来到金华之前,他们去了萍乡和开化,探访抗战遗址。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承载抗战记忆的遗址正面临消失的危机。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致力于抗战遗址的发掘与挽救。萍乡灯盏窝抗日烈士墓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15年,在萍乡安源镇一个叫灯盏窝的小山坡上,当地历史文化研究者发现了一片墓地,墓碑为青石制成,残缺不全,散落在茅草灌木之中。当地政府随即组织专家对墓地进行了清理,发现墓碑有30多块,都是抗战将士的墓碑。据了解,抗战期间,当地曾有一个后方医院,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战场上的伤兵,通过铁路运送到安源医治。不治牺牲的伤病员,就近安葬在附近山头。2018年,在抗战历史文化研究者和关爱老兵组织志愿者积极推动下,政府拨出专款,将墓园仅剩的30多块残存墓碑进行收集保存,并将安源抗日烈士墓园修葺一新,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该墓园已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前期,作为大后方,金华或许曾经驻扎不少兵站医院,但随着岁月变迁,遗址大多不知所踪。在兰溪女埠,也曾驻扎兵站医院,遗憾医院遗址已经拆除。筱溪为金华已知少有的尚存遗址与墓碑,且有见证者的抗战兵站医院。如何更好地挖掘这段历史?如何让抗战遗址发挥更大的作用?期待有识之士参与解答。(主播 章果果 文/摄)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