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第二届‘中国—南苏丹智库论坛’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苏丹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与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同步举行。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苏丹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会场 主办方/供图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国俊在开幕致辞中,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对非研究和对非工作的成效,并指出,召开第二届中国—南苏丹智库论坛并成立南苏丹研究中心,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既是双方对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精神的迅速响应与贯彻,也是继续推动和繁荣双方人文学术交流的具体实践。他希望中国与南苏丹学术界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深化团结合作,全力支持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苏丹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代理执行主任梅拉·鲁特·比尔致辞 主办方/供图 南苏丹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代理执行主任梅拉·鲁特·比尔在致辞中,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在南苏丹艰难的时刻,中国以及其他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国家始终积极支持重塑南苏丹和平与稳定事业。中国驻南苏丹大使华宁先生致力于推进中国和南苏丹友好关系进一步的发展,并为此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他相信,此次成立南苏丹研究中心,将会深化中国和南苏丹在双方共同利益的合作,增进双方政府间、民间层面的理解与认知,进而巩固双方友谊。 
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许镜湖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许镜湖在致辞中指出,中南合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最年轻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兄弟般的合作,也是中非友好合作的真实写照和缩影,中方愿同南苏丹朋友携手努力,进一步深化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减贫、可持续发展以及智库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她希望,通过中南智库论坛等平台,广大智库学者能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责任,更好发挥智囊和参谋作用,就两国优先合作领域、重点合作项目、最佳合作路径等进行积极探索,为南苏丹经济社会和中南关系发展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 
南苏丹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副部长登格·达乌·登格·马利克致辞 主办方/供图 南苏丹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副部长登格·达乌·登格·马利克表示,南苏丹在2011年7月9日独立当日即与中国建交。十年来,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两国友好关系更具历史和战略意义,展现出光明前景。南方愿同中方一道,共同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成果,加强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动南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南苏丹政府大力支持两国智库、大学开展交流合作,希望两国智库学者建立新的合作思路以推动双边发展。 
南苏丹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哈那菲·詹姆斯·基拉致辞 主办方/供图 南苏丹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哈那菲·詹姆斯·基拉在闭幕式上指出,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也削弱了人文交流,但是疫情没有办法阻挡,也不可能阻挡中南关系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进一步强调了推动促进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未来3年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和实施路径。中南双方智库可以就非洲减贫、数字创新、绿色经济发展、非洲能力建设、中非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持续性研究,深化双方合作,共同推动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走实走深。 
中国驻南苏丹大使华宁闭幕式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中国驻南苏丹大使华宁在论坛闭幕式上高度肯定了中南智库论坛召开的重要意义。在中非开启外交关系65周年、中南建交迎来10周年之际,两国专家学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造成的困难,再度携手,相聚“云端”,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出谋划策,贡献才智。双方应在中南建交10周年新起点上,共同规划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会议成果,实现两国友好合作在已有基础上提质升级、行稳致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会场 主办方/供图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南苏丹研究中心主任刘鸿武做会议总结。他表示,在中南建交10周年、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成功召开之后,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国内学术界首个聚焦于非洲内陆小国的专门化研究机构,对于积极探索非洲国别研究新路径,具有示范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苏丹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主办方/供图 会议期间,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苏丹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大使格特·格罗卜勒,南苏丹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哈那菲·詹姆斯·基拉,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国俊,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共同为中心揭牌。 南苏丹被誉为“东非之心”,历史文化独特,地理位置重要,发展资源丰富,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对象国之一。如今,在中南使馆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苏丹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已与南苏丹政、企、学、媒等各界开展了相关互动,并将更加积极努力汇聚双方各界智慧,积极发挥协同创新作用,探索中南双方融合式学术交流之路。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