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使领馆 > 使领馆
 

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来金访问 金华中非合作交流再谱新曲

发布时间: 2020-09-23 14:00 来源: 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浏览次数:   

2020年9月15日至17日,由23个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和非盟驻华大使组成的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团一行36人应邀来浙江访问。为加强省市联动推进对非交流平台共商共建共享,9月15日至17日,使节团访问金华。在金华访问的3天时间里,使节团一行观看了婺剧表演,参观考察了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金华城市展示馆、琐园古村落和义乌国际商贸城,亲身感受传统与现代共存、开放和兼容并蓄的金华城。浙江省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江风陪同考察。

9月15日下午,市委书记陈龙会见了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团,副市长邵国强参加会见。

(陈龙书记会见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与使节团团长吉布提驻华大使米吉勒(Abdallah Abdillahi Miguil)握手交谈)

(邵国强副市长会见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

在会见交流会上,陈龙对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来金考察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金华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享了金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做法。

图片    陈龙强调,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金华和非洲城市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我市先后与南非布法罗市、卢旺达穆桑泽市、埃塞俄比亚阿瓦萨市、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和奇诺伊市等10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城关系,双方在经贸、教育、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成效,合作范围和领域持续扩大。当前,中非关系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金华与非洲各城市的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金华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国家在产业、贸易、环保、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高合作层次,持续推动互利共赢,为深化中非友谊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各位大使和驻华使节多宣传金华、推介金华,让金华与非洲城市的友谊更加深厚,让中非友谊更加深入人心。

吉布提驻华大使米吉勒(Abdallah Abdillahi Miguil)代表使节团对金华的热情接待和长期以来给予非洲的帮助表示感谢。他说,今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对疫情,中国与非洲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我们很荣幸能拥有中国这样的好兄弟、好伙伴。金华历史悠久,是一座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希望通过此次考察,进一步加深对金华的了解,不断加强非洲与金华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教育旅游等各领域的合作。陈龙书记向代表团赠送了历史悠久的婺州窑产品,希望金华与非洲各国的友谊常青。

9月15日晚,使节团一行前往中国婺剧院观看婺剧专场演出,感受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大使们欣赏了民间艺术九节龙、变脸、徽胡独奏以及婺剧经典折子戏《梳妆》《吕布试马》《花果山》等节目。谢场时,掌声经久不息,气氛异常热烈。嘉宾们对婺剧演出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马里参赞Dicko Almoustapha Elhadji说:“表演很精彩,很吸引人,有助于扩大当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印象最深的是变脸节目,非常神奇。”布基纳法索大使阿达马·孔波雷(Adama Compaore)则表示,演出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还把拍摄下来的演出照片发给家人欣赏。

(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尼娅·罗穆阿尔多(Tania S.Y. Romualdo)应邀上台体验婺剧扮相的魅力,由演员为其画上脸谱,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演出结束后,大家都争相上台和演员合影留念。近些年来,受文旅部和浙江省文旅厅委派,浙江婺剧院出访了马拉维、赞比亚、布隆迪、尼日利亚、吉布提等10多个非洲国家,在当地留下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浙婺的赴非访演,为扩大婺剧和金华文化的影响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9月16日上午,使节团一行前往浙师大非洲研究院进行考察交流。交流活动由非洲研究院尼日利亚籍学者李坤博士主持。浙师大党委书记蒋国俊,浙江省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江风,金华市副市长邵国强出席活动。蒋国俊教授致欢迎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尼日尔驻华大使伊努萨(Inoussa Moustapha)分别发表讲话。

非洲研究院门口,一队来自非洲的留学生身着色彩绮丽的非洲本土服饰,和着鼓点,欢快舞动,留学生们用源自加纳的“Akan”“kpanlogo”“boboobo”等传统迎宾舞表达对家乡来访客人最炙热的情感。

走进研究院正门,耳熟能详的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响起,中国的大学生们踏着欢快的舞步,缓缓顺着台阶走来,最灿烂的微笑,最青春的舞曲,向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们献上了最诚挚的问候——This time for Africa。

中非青年学生简洁又热烈的舞曲欢迎式之后,蒋国俊教授致欢迎辞。蒋国俊教授向远道而来的非洲大使们致以热烈的欢迎与问候,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以及近年来学校对非交流合作和对非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显著成绩。

蒋国俊说,“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对非交流与合作,迄今已与非洲32个国家的70余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非洲喀麦隆、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南非建有4所孔子学院”,依托非洲研究院、中非商学院等校内特色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在促进中非人文、科技、经贸交流与合作以及对非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勇于开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蒋国俊表示,希望各位大使能够推荐更多优秀的非洲青年学子来学校交流学习,共同携手为搭建中非人文交流平台、促进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讲授讲话,他说:“30年前,我曾是非洲的留学生,受到非洲大学和教授的培养。非洲文明灿烂多姿,非洲人民热情质朴,每回去非洲,都是一次次非常美妙的生命体验,在我看来“非洲就是故乡”。“我很高兴,30多年来在中国和非洲之间不间断行走,结识了很多包容、善良的非洲朋友,他们相继给浙师大非洲博物馆馈赠了许多珍贵藏品,中非各方共同努力,搭建起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刘鸿武还表示,非洲人民一直寻求的“非洲身份”与中国人民倡导的“聆听非洲的声音”是一致的。他期待,中非学者共同努力构建共通共享的“非洲学”知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中非友好。

“同学们好,我是尼日尔驻华大使,1984年9月曾到中国来留学。”尼日尔驻华大使伊努萨·穆斯塔法(Inoussa Moustapha)的中文开场白,赢来了现场热烈的掌声,瞬间拉近了中非之间的距离。他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关注中非青年成长的重要性。伊努萨表示,中非青年是中非交流和合作的未来,也是中非友好的桥梁。高等教育在帮助中非青年树立科学观念,提高科技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洲青年通过中国政府的奖学金项目,来到中国来学习,成为促进中非友好的媒介。“今天的主持人是来自尼日利亚的李坤博士,他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越来越多的非洲青年能够说中文,中非合作的前景就愈发广阔”,伊努萨诚恳说道。对于浙江师范大学建有“非洲研究院”和“非洲博物馆”,伊努萨十分欣喜,他说“中非合作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研究中心”。

非洲研究院尼日利亚籍学者李坤博士说:“这里,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现在,我留在浙江师范大学,做了一名老师。今天,更加高兴能在我工作、学习的浙师大非洲研究院欢迎来自非洲的各位朋友们。在此,我谨代表所有在浙师大工作的非洲同仁,向各位使节表达感谢,谢谢你们,架起了中非之间的桥梁,让我,和更多像我一样的非洲青年,在中国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理想。感谢你们!”

李坤博士和尼日尔驻华大使馆教育与文化参赞哈拉杜博士也是本次活动浙师大站的主持人和翻译。李坤博士和赞哈拉杜博士曾分别留学中国,在中国完成学业后,均选择留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他们也是非洲众多来华留学生的缩影。自2015年以来,非洲来华留学生自费生人数首次超过了政府奖学金人数,留学生归留之间的选择表明,中国逐渐成为国际青年尤其是非洲青年创业的热土,梦想起航的地方。

金华,golden China,金色的中华。(刘鸿武教授在讲话中对“金华”地名提出了自己的阐释)。如果说义乌是家喻户晓的中非经贸合作的国际级平台,金华就是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另一高地。金华作为全省“中非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拥有全国高校首家实体性的非洲研究院,全国首家高校非洲博物馆,全国首个基础教育领域的非洲文化合作项目——非洲活力园,全国首个乡村非洲研学基地——琐园村……金华在促进中非民间人文交流与合作方面扎扎实实走在了全国前列。

走进浙师大非洲研究院,浓郁的非洲风情扑面而来,北非地区典型的廷巴克图门脸,采用非洲传统流行色黄、蓝、白搭配手绘的天花板,庭院里的茅草屋,还有墙壁上舞动绚烂的非洲姑娘,那跃动的身姿,像是要踏着节拍,从墙上跳跃出来……还有非洲博物馆内800多件述说非洲各国历史文化的面具、雕刻、乐器、生活用具、绘画、服饰等藏品,所有这些,让身在千里之外的非洲大使们犹如“回家”。

大使们不时表示“感动”“惊讶”,纷纷在留言薄上写下祝福和寄语。赞比亚驻华大使温妮·奇贝萨孔达在留言薄上写道:“我很高兴能在中国的高校里看到介绍非洲文化的博物馆,也希望能够在非洲学校里看到越来越多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展馆。”“中国与非洲是好兄弟,我们在这里看到中国人金子般的情谊。”

在师大访问期间,非洲大使们还收到非洲研究院精心准备的礼物——《非洲学发凡(刘鸿武著)》以及《论中非关系七十年:一个中国非洲研究学者的观察(刘鸿武著)》、《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学者抗疫报告》英文版,这些书籍资料是中非学者共同建构“非洲学”、共享知识体系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中国学术界自主看待非洲大陆的历史文明与社会文化的积极尝试与成果。图为刘鸿武院长向吉布提驻华大使Abdallah Abdillahi Miguil赠送《非洲学发凡》等著作。

非洲23国大使团与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结缘,将有力推进浙师大续写中非友好合作新篇章。毛里求斯驻华大使王纯万(Alain Wong)专程发来邮件表示“中国人是真心跟我们交朋友,很高兴在金华看到‘非洲研究院’这样的机构,我将联系毛里求斯的大学,了解他们与浙江师范大学之间的联系,期待在毛里求斯和金华的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之间架起桥梁。”

浙师大的参观考察结束后,使节团一行来到了金华城市展示馆。城展馆地上四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布展空间约9000平方米。这是浓缩金华地域特色、人文气质、城市形象、经济发展、规划远景的重要平台,金华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这座城市最舒适的会客厅和最亮眼的新名片。

省外办副主任陈江风、金华市副市长邵国强与部分使节代表团成员在城展馆序厅132平米的东阳木雕作品《八婺揽胜图》前合影,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单幅木雕作品,展现了金华各县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等特色元素。 

在金华城市展示馆,使节团认真、细致地聆听介绍,通过VR、隔空互动、数字沙盘、飞行影院等前沿多媒体技术,感受金华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了解这座城市的智慧结晶。参观途中,大使们对网络状城市群、组团式金义都市区的发展历程、规划蓝图和金华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金华城展馆,第一次来金华的埃塞俄比亚驻华代办希杜格·埃弗雷姆·布扎·尤(Hidug Ephrem BouzaYhue)被墙上金华的产业分布图深深吸引。2018年5月,金华与埃塞俄比亚的阿瓦萨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在这张图上,他看到了两地开展经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初到金华,希杜格大使最深的感受就是金华人的热情以及城市发达的经济、优美的环境。目前,埃塞俄比亚与金华企业有很多项目正在洽谈。在他看来,双方的合作只需要跟着“一带一路”倡议走,这也是非洲发展的方向。

今年不仅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更是埃塞俄比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埃塞俄比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息——这是两国关系的全新起点,将展开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希杜格大使说,中国是非洲最好的朋友,而非洲则是中国最铁的兄弟。“中国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世界与非洲都已经看到中国的成就、进步和努力。中国已经帮助过很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创造了国家发展的奇迹。”

9月16日下午,在金华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志坚、金华市外办主任郭忠明的陪同下,使节团前往全国首个乡村非洲研学基地——金东区琐园村,体验传统民俗,感受古村魅力。车辆抵达琐园,在热情洋溢的腰鼓声中,金东区区长高峰带领澧浦镇、琐园村的领导和乡亲们热情地接待了代表团一行。沿着古色古香的长街幽巷走进琐园,白墙黑瓦间,红灯笼迎接宾客。在古老的两面厅里,使节团兴致勃勃地体验了月饼制作、编草鞋、书法、糖人、道情、剪纸、传统雕刻等民俗活动。

图片(非盟驻华大使拉赫马特·阿拉·穆罕默德·奥斯曼(Rahamtalla Mohamed Osman Elnor)体验传统月饼制作)

在琐园村务本堂,金华市外办和市贸促会相关工作人员向代表团介绍了 “海外名校走进金华古村落”项目和 “金华中非经贸论坛”的相关情况,大使们听得非常认真,对金华这两个中非文化和经贸交流项目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尼娅代表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发表了她的感受。塔尼娅表示,在金华的这次考察,让她亲眼看到了中国对非洲交流合作的真诚和务实,深刻体会到中非之间的交流合作除了经贸、科技领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那就是文化和民间的交流合作,金华在这些方面的做法和成果给她很大的启发。文化是中非合作的催化剂,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尼娅俨然成了金华的文化“代言人”,在金华考察期间,她一直在微信朋友圈更新内容,每天至少“刷屏”3条:夜赏婺剧,参观全国高校首家非洲博物馆,到琐园村体验民俗……她主动找工作人员要了“海外名校”项目材料,准备为“民间外交的金华样板”吆喝。

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但各位参与者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走出务本堂,一行人又陆续前往亨会堂、非洲文化沙龙馆和永思堂,感受琐园的古村魅力。

(驻华使节们在琐园村亨会堂体验传统的石磨豆腐)

除了传统建筑和文化,琐园村整洁优美的村容村貌、漂亮宽敞的村民楼房等都给大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垃圾分类、居家养老等中国政府的基层管理经验赞不绝口。

使节团访问金华的最后一站是义乌国际商贸城。9月16日晚,义乌市领导林毅、葛巧棣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市委书记林毅对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团来访义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中非是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今年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提出四个“坚定不移”,为中非抗疫合作指明方向,为中非关系未来擘画蓝图。省委书记袁家军在会见使节团时指出,要继续把浙江与非洲在经贸、教育、文旅等各领域的合作引向深入。义乌将积极落实上级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疫情防控合作与经贸往来建设,在邀请非洲外商来义乌、共建新型进口市场、合作共建eWTP海外仓等方面结出更多硕果。

吉布提驻华大使米吉勒代表使节团对义乌的热情接待和疫情期间给予非洲的帮助表示感谢。他说,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后使节团首次来到义乌,义乌在非洲知晓度很高,是非洲与中国经贸往来最多城市之一。面对疫情,义乌与非洲客商始终站在一起,给予医疗、抗疫物资等方面的帮助,充分展示了中非兄弟般的友谊。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希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加深合作,促进交流,推进义乌与非洲在进出口贸易、文化等多方面不断向前发展。

17日上午,使节团参观了国际商贸城、进口商品孵化区等地,亲身感受国际商贸城的魅力。

(使节团参观进口商品孵化区)

(使节团参观国际商贸城)

考察结束后,非盟驻华大使拉赫马特·阿拉·穆罕默德·奥斯曼(Rahamtalla Mohamed OsmanElnor)表示,三天的金华之行,充分感受到了金华人民的热情和友谊,亲眼见证了金华与非洲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积极成果。他表示,中国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非盟非常荣幸能够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当前,非盟正致力于促进非洲大陆的融合,把非洲团结起来共同前进,希望中非双方加强全方位合作,共同创造中非合作新未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