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94年的兰溪小伙沈亮热爱旅行,高中毕业后便开始了一年至少一次的背包客之旅,骑着一辆自行车去过南京、青海、西藏、新加坡,大三去台湾当交换生时,还进行了环岛骑行。
每次独自背包出行,他都会碰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伙儿住在30元一张床位的青年旅舍里,充满着欢声笑语。
大学毕业后,他一个人去了尼泊尔、印度毕业旅行,因为觉得在东南亚国家开一家青旅大有可为,就离开刚入职不久的公司,经过多番考察后,选择在老挝开店。
他说,趁年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但求以后没有遗憾。
讲述:沈 亮 整理:季俊磊
热爱旅行的我,想做与旅行相关的事
我是沈亮,一个独自在异国他乡闯荡的年轻人。高中之前都是和父母跟团出去玩,跟导游走,总觉得缺少了一些旅行的意义。高考完的第二天,我想趁成绩没有公布之前做点什么,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了“骑行”的想法。
进入大学,我每年都会给自己安排一两次背包穷游。那时,我根本没想到自己将来会开一家青旅,或者做和旅行相关的事。直到2016年6月大学毕业,在给自己安排的毕业旅行中,灵感来了。
在印度旅行时,我在一家青年旅舍里认识了一个在越南开青旅的中国人,他向我描绘了在东南亚国家开青旅的可观前景,还分享了一些开店经验。刚开始,我觉得他有些聒噪,一直在耳边喋喋不休,不承想,没过几分钟就听得入了神。我们彼此交换了微信,约好有时间再交流。
毕业旅行结束后,我回北京找了与本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相符的工作——展示设计,工作起来也算得心应手,但脑子里一直想着开青旅的事。
2016年底,高中同学“二哥”来北京出差半个月,两个人常常一起“抱怨”工作。我们都喜欢旅行,不知道从哪次聊天开始,讨论起开青旅的可能性。
“二哥”对我的想法很赞同,但到底怎么做,我俩的心里都没有底。
首先要做的是争取父母的支持。“开青旅我赞同,但你要有足够理由说服我。”这是母亲对我说的话。我说:“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不会让你们的钱白投。”
之后,我果断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决定拿着剩余的工资,去国内国外的旅游旺地走一走看一看,选择一处适合开设初创型青旅的地点。
从国内到国外考察,最终青旅“落户”老挝
2017年3月,我去丽江和西双版纳考察客栈和青旅的经营状况。两个星期里,我拜访了很多客栈和青旅的负责人及旅行社工作人员。从他们口中得知国内旅游业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界限分明的淡旺季,加上房租及人工成本都很高,让我有些为难。
我给之前在印度旅行认识的朋友发了条信息,询问东南亚旅游业的状况,他告诉我:“东南亚地区的游客遍布全世界,旅游季节相对平均地分布在全年。”他的话,给我了很大的信心,他还邀请我去越南考察。
我在地图上看到,可以从云南经老挝再到越南,本着多去一个国家考察的想法,我坐上了从西双版纳开往老挝琅勃拉邦的大巴车。
在琅勃拉邦的一个星期里,我逛遍了整个城市,考察了大大小小六七十家客栈和青旅,认识了好几个在当地经营客栈的中国人,大致了解了琅勃拉邦以及老挝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房租和人工成本相比国内要低很多,而且一旦与房东签订N年的租用合同,N年之内都不会涨房租。同时,来当地旅游的外国人很多,一年12个月游客的数量波动不大。
“就是这里了!”我“疯”了一样地想在琅勃拉邦找到一个适合的地点开青旅,在城里一家一家地问,无论店门口有没有挂着“转租”或“转让”的牌子,可连续找了三天,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于是,我想按照之前的行程前往越南考察,没想到在出发前的几个小时找到了一处特别合适特别心仪的房子。
那里原本是一个老挝人经营的客栈,离市中心主街步行5分钟,有7间房,有经营许可证,还有一个超大的庭院和客厅……
“简直太棒了!”第二天,我就开始和房东谈判租金和租期。花了一个星期,我和房东从陌生人成了朋友,签了一个长达10年的租用合同,青旅开起来了。
看中当地发展潜力,希望这里成为游客们的“温馨小家”
很多人觉得奇怪,我为什么选择老挝,而不是其他旅游业更成熟的国家。对此,我有自己的想法,老挝目前的基础条件很差,但受惠于“一带一路”,从云南到老挝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铁路正在建设,让我觉得此处大有可为。在这个还未完全开发的旅游城市,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我觉得很有意思。
2017年4月6日,青旅正式营业了。我的客栈取名为“某地”,意思是:我们在旅途的某个地方相遇相识,在某个地方分享不同的故事,在某个地方享受旅行的快乐。
从前台接待到客房打扫,从网络预订到旅行社合作,从政府缴税到房屋改造……一切都自己来。可是,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酒店行业,都得从零开始。
有时候觉得自己特别抠门,为了节省装修成本,买一个水龙头可以跑一个下午,为了10元钱的差价逛遍五金店。闲时,我会向业内朋友学习运营青旅的经验,也会自己在网上摸索合作的门路。
刚开始,青旅的生意并不是很好,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根据当地的游客构成,我发现大多数人来自亚洲以外,很多游客都通过网络订房。我开始在网上发推文、挂出房源,一个月后果然有了很大的起色,青旅90%的订单都来自网络。
2017年6月,一对波兰母女网上预订了一间大床房,住了半个月。当时客栈还在改造,这对母女丝毫没有在意,还帮忙刮大白、刷油漆,觉得是一次不错的旅行体验。平常我们也会一起做饭,我教她们包金华馄饨。后来,她们转道去日本旅行了半个月,又回来住了半个月。我问过她们:“为什么还会选择这里?”她们回答:因为爱和温馨。
很多旅行中的外国人看到我是中国人,都很好奇中国到底是怎么样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还有些误解。我会进行解释,并邀请他们去中国走走看看。听完后,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还有入住青旅的摄影师,不经意间看上我的“美色”,非要给我拍写真,相处得十分融洽。
目前,青旅的入住率均达到了80%以上,在12月到次年2月更是供不应求,原本100元一间的标准间可以飙升到近700元。除去房租和人工成本,我的青旅已经实现了盈利,发展也很稳定,被游客频繁点赞。
开了店之后才发现,经营青旅在方方面面都隐藏着很大的学问,比如根据淡旺季和人流量作房价预估,比如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处理客栈的突发状况……很多问题在接手之前都没有想到,好在大部分问题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去年年底,我想在当地再开一家连锁店,本来全部已经谈妥,却因房东临时加价而暂缓。未来,我想在当地做出属于自己的连锁青旅品牌,逐渐延伸至东南亚各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关产业。
对我而言,开青旅既是生意,更是情怀,虽然理想与现实总会存在差距,但相信努力会有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