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是雅加达亚运会田径比赛的收官日,从婺城区乾西乡坛里郑村跑向亚运会赛场的郑小倩当晚在女子1500米比赛中获得第五名,成绩是4分16秒35。这个成绩比她在去年创造的个人最好成绩慢了6秒。
8月31日一早,郑小倩的启蒙教练,金华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队总教练伍金华就接到了她从亚运村打来的视频电话:“我这次的成绩让‘教练爸爸’失望了吧,我自己都很不满意。”伍金华深知爱徒外柔内刚的性格,有别于平时严肃的态度,笑着安慰:“我们都知道你尽力了,不可能每次都发挥出最好水平的。这是你第一次参加亚运会,以后的路还长。”
归化运动员搅局
紧接着,师徒二人又把话题拉到了比赛总结上。郑小倩告诉伍金华,雅加达的天气湿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发挥。其次,因为参赛选手人数的问题,原定于29日晚举行的女子1500米预赛取消了,30日晚直接进行决赛。这也给参赛选手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对郑小倩影响更大的是比赛节奏的失控。本次亚运会,归化运动员成为争议话题之一,根据统计,本届亚运会共有46名运动员属于归化身份,涉及到的项目包括田径、篮球、乒乓、排球等等。他们更改的不仅是自己的国籍,还有赛场上的奖牌争夺。在女子1500米比赛中,两名巴林运动员包揽了冠亚军,她们原来是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高水平运动员。“她们的比赛节奏和我们不一样,一开始速度就很快,从比赛起点冲到终点。我们惯常的节奏是先稳住,再冲刺。结果在这些归化运动员的带动下,郑小倩跑了一圈就乳酸堆积了,影响了最后的冲刺发挥。”伍金华说,“如果郑小倩正常发挥,应该能拿到奖牌,可惜了……”
天生长跑好苗子
金华人都知道咱们有个亚洲飞人叫郑晨,上世纪80年代,他在国内的火爆程度不亚于如今的苏炳添。巧的是,郑小倩就来自郑晨的老家,村民们说起来,两家还是远亲,郑小倩应该要叫郑晨一声大伯伯。不知道是坛里郑的水土养人,还是郑姓家族里有擅长奔跑的遗传基因,郑小倩和郑晨一样,有着大长腿和迅猛的启动速度。以至于伍金华在10年前一见她,就认定郑小倩是块难得一见的中长跑苗子。把郑小倩招入麾下后,伍金华从饮食到训练计划都亲力亲为,悉心培养。
事实证明,他没看错人,郑小倩不仅速度快,意志力也比一般的孩子坚定,能吃苦又懂事,还拥有出色的战术理解力、执行力。刚刚进入体校时,郑小倩个子不高,身板也单薄,连说话都轻声细气的。结果一个省运会训练周期后,她就捧回了省运会冠军,而且一拿就是两个!郑小倩成了许多省级田径教练眼中的香饽饽,伍金华则郑重地把爱徒托付给了浙江省田径队的童笑梅教练,童笑梅也是伍金华培养出来的全国冠军,在训练理念和方法上,她和伍金华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郑小倩开始走上全国赛场,先后拿到了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全国田径大奖赛的冠军、全国田径冠军赛多项冠军。2017年5月,世界田径钻石联赛在上海举行,郑小倩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4分10秒32,这也是昨晚所有的亚运参赛选手中最快的个人成绩。
“小倩的劣势是肌肉不够发达,在冲刺前常常被挤出内道,1500米跑下来,她要比很多选手多跑二三十米。能取得现在的成绩,还好速度足够快,她是国内现役女子中长跑选手里速度最快的一个。”
全运失金获成长
能力早已具备,只欠天时地利。伍金华说,当年单薄柔弱的“金华小鹿”如今已是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中的“大姐大”,说话的声音依然温柔,但传递出的自信和底气很坚定。
伍金华对郑小倩一直很有信心,郑小倩一路跑来也很顺利,该拿的冠军几乎都拿了,只错失了去年的全运会金牌。说起那场失利,伍金华至今心痛。当时郑小倩已经具备夺冠实力,跑至最后一圈时都按照教练组制定的战术顺利进行着,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已经把镜头对准伍金华准备采访。没想到,最后冲刺阶段,郑小倩迈出的腿被隔壁赛道的选手插上,两人都被绊倒在地,后面5名运动员来不及避让,也纷纷摔倒,有的还压在了郑小倩身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郑小倩迅速起身,迈着血迹斑斑的腿继续向终点冲刺,最终获得第七名。
这样的场面,当了20多年教练的伍金华从未见过:“这是对方的战术,1500米是田径赛跑比赛中唯一可以采用战术的一个项目。我们浙江队当时要是有两名运动员参赛就好了……”对这块全运会金牌企盼多年的郑小倩流泪了,很少在外人面前落泪的她,那次整整哭了3个多小时。
不幸中的万幸是,她的伤情不严重,只是表皮擦伤和软组织挫伤,没有影响一天正常训练。这是郑小倩在赛道上经历的最大一次挫折,她也因此变得更坚强了。亚运会之前,她在本赛季的比赛中还从未落于人后,编制也顺利地从国家集训队转入正式国家队。和谢震业、苏炳添他们一样,郑小倩拥有了一支专业保障团队,多次赴欧美多国集训,亚运会后,她又将踏上海外拉练之旅。
“一般来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到25岁以后心肺功能才能发育好,二十七八岁是比较容易出成绩的年龄段。小倩是目前国内1500米项目上状态正佳的运动员中,年龄最小的,她已经可以把视野转向奥运赛场了。”伍金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