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鸣 摄
本报讯(记者胡哲南)昨天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 我市各地紧紧围绕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市民纷纷走进博物馆,感受博物馆展品的魅力。他们希望实地感受 “让文物活起来”的奇妙体验,体会一场场别样的穿越之旅。
昨天上午,《纪念叶一苇先生诞辰100周年书法篆刻精品展》在博物馆诗书传家展厅开展,叶一苇,字航之,号纵如,别署熟溪子,武义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理论家、诗人、学者。
在《金华的记忆-老画家》作品展览中,展出《金华的记忆-老画家》一书入编的画家的相关作品,包括倪淦、黄春、黄宾虹、蒋莲僧、章镗、何雪融 、向镛、金琢章、黄善楷、汪达川、陈尧山、夏家丞、施世珍、陈松平、艾青等。
前二天,走进《詹东明剪纸作品选·婺州古城十景》个性化邮票首发仪式暨詹东明剪纸主题邮局开业仪式,只见个性化邮票主图选用“太阳鸟”,附图选取婺州古城有代表性的十个景点:金华市博物馆、金华市剪纸博物馆、李清照与八咏楼、万佛塔、侍王府、黄宾虹故居、保宁门、永康考寓、抗战台湾义勇队旧址、八咏老街10个景点的10幅剪纸作品。
“开展形式多样的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集中向观众展示近年来我市各地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必将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从而更好认识、理解和欣赏辉煌绚烂的人类文明。”据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从5月18日开始,我市各地博物馆精心准备了20余场展览活动,欢迎广大市民与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展示金华“小邹鲁”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采。
此次展览活动进行了全市各地联动,市区、兰溪、义乌、永康、东阳以及浦江等地的博物馆都参与进来,结合地域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展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其中,不仅有宋代茶具展与宋代斗茶现场表演、《茶馆》电影大放送、木版年画展、《金华的记忆-老画家》作品展览,还有《保护文物、见证历史》文博法规普法巡展、金华市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金华市家规家训巡展、“情系故乡”——施明德绘画作品展、“探秘东阳龙”系列亲子活动、“书香古韵 纸上流年” 古籍互动体验活动等系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