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学术成果 > 金华人在海外
 

暑假,12名金华孩子去国外游学

发布时间: 2016-07-21 10:01 来源: 地区管理员   浏览次数:   

  让孩子独自一人,在陌生的老外家里,住上7天,你会放心吗?
  上周,金华市西苑小学12名学生前往韩国大田广域市游学,就要面对这一挑战:独自一人住在结对的韩国家庭里,和韩国伙伴同吃同住,一起上学。
  据了解,2006年,金华市西苑小学与韩国大田广域市新平初等学校(小学)结对,成为了姐妹学校。10年来,双方互派学生、老师游学体验,这是西苑小学第5次派师生前往韩国游学,带队老师是副校长施展航和老师张国良、申展。
  孤身一人住在韩国家庭里,他们适应吗?
  7月初,金华的小学已经放暑假,此时的韩国小学仍在上课,他们要到7月22日才放假。
  这12名孩子,是西苑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都还不错,学习能力也很强。不过,来到国外,孩子们还是遭遇到了不少困难。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困难还是语言障碍。不过,为了和韩国伙伴流畅交流,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12岁的徐洲,是个独立的男孩子,和他结对的是一个韩国女孩,叫李仑昭。徐洲不会说韩语,于是就在手机里安装了一个翻译软件,想和对方说什么,就把中文打进去,然后用手机语音把翻译好的韩语播放出来,这样李仑昭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不过徐洲说,翻译软件还不够智能,经常“曲解”他的意思,为此还闹过不少笑语呢!
  郭纯语,是个非常有想法的女孩。早在出国前,她就特地自学了韩语。通过手机上的语言软件,她自学了一些简单的韩国日常用语。到了韩国家庭后,她发现这些新学的韩语,还真派上用场了。“像‘你好’‘吃饭’‘睡觉’‘水果’……我都会说。”郭纯语说,如果韩语不会,就用英语、手语,“总之,学会一门外语很重要”。
  在金华,也许去吃一顿韩国烤肉,是一件听起来很美的事情。不过,真到了韩国,餐餐吃韩国菜,饮食差异成了他们要面对的第二道难关。
  徐洲说,韩国家庭吃饭,餐餐都有泡菜,“我觉得有些辣,吃不惯,不过尽量去适应”。
  “有一天早上,我吃到了一种很奇特的面包,里面夹杂了草莓酱、火腿、辣泡菜、鸡蛋等,酸甜苦辣咸,几乎各种口味都有了。”郭纯语说,虽然不习惯这样的吃法,但她也坚持吃了下去,因为不想辜负韩国妈妈早起做饭的心意。
  虽然语言不通、饮食不合口味,不过孩子们还是很享受在韩国的游学生活。
  “我们一起玩韩国的传统游戏,比如抽木桩,把小木桩一根根抽出,可好玩了。”五年级女孩贾诗娴说,韩国爸爸妈妈很热情,晚饭后大家一起去小区的广场上玩,欣赏韩国大田的夜景,每天都很温馨。
  在异国他乡半夜肚子疼,她收到满满的关心
  对于另一位中国女孩陈心妍来说,最难熬的是晚上,她会想妈妈。每天晚上,她都要和妈妈视频聊天报平安。
  “到韩国的第5个晚上,我突然联系不上她了,当时心里很着急,就担心女儿在韩国不适应。”心妍妈妈说,有一个晚上,女儿突然和她失联了,当时她恨不得飞到韩国去。
  那个晚上,陈心妍确实出事了。晚上七八点,陈心妍突然肚子疼,这可把韩国爸爸、妈妈急坏了。他们赶紧联系学校,很快大田市的教育部长来了,新平小学的校长来了,翻译也来了,当然还有中国的带队老师。大家一行10多人,一起护送陈心妍去了医院。
  医院里有沙发,很温馨。陈心妍说,自己生病惊动了这么多人,很过意不去,特别是韩国妈妈,急得都快哭了。而且,每天晚上睡觉,韩国妈妈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会到心妍房间,看看她睡得安稳不安稳,有没有踢被子。
  这几天,陈心妍说,自己被韩国人深深感动了,她最想告诉韩国小伙伴的家人:“给你们添麻烦了!”
  临走时,陈心妍收到了一件美丽的韩服,绿色的,有一朵朵美丽的花缀在上面,她特别喜欢这份礼物。她说:“第一次独自出国,住在陌生的家庭,是韩国爸爸妈妈给了我温暖,这段跨越国界的友谊,我会珍藏在心。”
  10年中韩友谊,在金华这所小学“生根开花”
  大田市,是韩国第五大城市,也是“韩国的硅谷”。在大田,高级教育机关达到59所,学生人数超过110000人。这里还拥有很多科学技术研究院,曾经在1993年开过大田世博会,当时的科学馆,作为青少年科技体验项目,也被保留了下来。
  西苑小学副校长施展航说,这次游学,孩子们还去体验了科学馆里的各种高科技项目。这些项目,非常注重孩子的感受。比如“黑屋”,在一个全黑的环境中,让孩子通过身体,而不是眼睛,来感受各种情境,地面有时软绵绵,有时凹凸不平,有时又有一阵风吹过……没有了视觉的打扰,孩子们能更专注感受自己内心的变化。
  除了游玩,12名金华孩子还和韩国孩子一起上课。让施展航意外的是,一天下来,先后上了6节课,可孩子们依然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学生徐洲说,这些课好玩,上的内容很新奇、有趣。
  施展航在当地调研了一番,发现韩国人非常重视教育,宁可“牺牲律师、医生,也要支持教师发展”,所以在韩国当老师,不仅地位高,而且收入高,这就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从教。而且,韩国实行真正小班化教学,一个班20人,除了体育、外语有专职教师,其他都由一名全科老师负责教学。而且,每个班级一学年换一次老师。“所以,我们发现韩国的孩子,到了新学年,就在期待新老师是什么样的。”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适应不同的教法。
  在韩国,家长的力量非常大。新平小学有四个家长委员会,分别是家长运营委员会、家长交通安全指导委员会、图书管理委员会、课前准备委员会。
  施展航说,韩国学校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周边500米的道路是限速的,不能超过30码。每到上下学的时候,各个路口就会有家长志愿者在指挥、引导孩子过马路。“这些家长是自发而来的。有一位72岁的奶奶,头发已经花白了,还拄着拐杖在路口为孩子们服务。车子礼让行人、礼让孩子,这点让我很感动!”
  “现在,我们金华也在提倡礼让斑马线,这不仅仅是口号,国际上都在这么做。我们老师也希望金华车主能行动起来,为孩子礼让出一条上下学的绿色通道!”施展航说。
  最后一天的欢送会,温馨而庄重。“老师们西装革履,就连孩子都穿得很考究。欢送会上,有很多仪式,还要开香槟、切蛋糕。”学生麻誉博说,走进会场,他觉得特别激动,好像在参加一场婚礼似的。
  经历这次游学,徐品翰结识了第一个国外朋友,中韩两家人也因此相互加了微信。他们说,以后要常来常往,就像走亲戚一样。
  贾诗娴告诉记者,以前觉得和外国人相处很难,因为语言不通,担心对方不理解。这次出国游学,她发现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友谊可以跨越国界,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
  出国游学,
  也是一门生动的课
  游学归来,副校长施展航在思考一件事:“我们和大田新平小学结对10周年,这10年来,双方互派老师、学生游学,收获了很多。对孩子来说,出国游学也是一门生动的课程。所以,我们想把这些经历、经验,开发成一套校本课程。”
  “我们的孩子,是属于未来的,属于世界的,将来他们会走得很远……”施展航告诉记者,这套校本课程,将会关注国外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指导孩子如何走出国门,如何适应国外的家庭生活,如何和国外孩子建立友谊等。
  还有,孩子出国游学,大人似乎比孩子还紧张。“其中有个妈妈,自从儿子出门后,手机从不离手,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心一直悬着。所以,也要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断奶,学会放手。”在施展航看来,孩子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很强,大人完全不必担心。特别是暑期,不妨让孩子放下书本,多去体验一些不同的生活,锻炼独立能力。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