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学术成果 > 国际学术成果
 

洋货:报告义乌,我们来了

发布时间: 2016-01-15 09:36 来源: 地区管理员   浏览次数:   

  

  “卖全球、买全球”战略下的义乌,进口贸易早已兴起,琳琅满目的洋货随处可见。但是,日用消费品的崛起,以及洋货频繁出现在普通市民家中,却是过去这一年才发生的事情。不断注重进口贸易的义乌,正迎来一大波来自源头厂家的高性价比洋货。一些业内人士称,“一带一路”倡议下,伴随大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进口贸易商机真的“来了”。

  最大的进口商品“展”

  “以前只去农贸城或镇上买一些土货,现在洋货随便挑,时代变了。”前天下午,义乌55岁的朱大伯和一名老伙伴,从佛堂乘坐公交车来到国际商贸城五区进口商品馆———1月9日起,这里举行2016进口商品购物节。朱大伯挑了一些日用品,还帮4岁孙女买了100多元进口食品。

  2016进口商品购物节,为期9天。其间,国际商贸城五区进口商品馆和篁园市场韩国进口服装城分别推出“买洋货、迎新春”、“韩之尚、首尔风”为主题的促销活动,包括“义新欧”回程精品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万余种进口商品,全部支持消费者现场全网比价。

  五区进口商品馆,是目前义乌乃至国内最大的进口商品集散地之一。进口商品馆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6月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结束后,不少参展企业选择落户义乌。

  截至去年12月底,770多家境外企业和1900多个品牌商品,先后通过单企落地、多企抱团、进保税区延展厅等形式落地,使得馆内经营主体超过200家,产品种类达6.5万多种。

  “全中国最大的进口商品展就在义乌。”在其他同行争夺海外品牌在中国地区的代理权时,不少进口商将“义乌”两字当成了最后的杀手锏。

  在他们看来,进口商品馆就是一个不落幕的进口商品展,日用消费品、快消品的种类将会越来越齐全。

  爆款,从海外到义乌

  2015年进口市场的变化,首先来自产品的精致和市场的再定位。“购物节前3天卖了2000箱,现已脱销,货架空置。”进口商品馆“洋什铺”负责人吴湘云,一个月前从俄罗斯引进一爆款———紫皮糖,一种紫色包装,里面是巧克力或杏仁的糖,是俄罗斯人的必备年货。她介绍,因为选对了产品,紫皮糖一个月销量已达数千箱,连当地供货商都十分惊讶义乌市场的购买力。吴湘云透露,已在路上的1000箱紫皮糖未来1~2天将到货,预计年前还将继续运来三四千箱。

  俄罗斯的爆款,成为了义乌的爆款,爆款带来人流,人流带动其他产品的销量,这是进口商心里的一个小算盘。这看似普通却行之有效的商业逻辑,首先要归益于进口商和市场管理者几番摸爬滚打后,对进口风向标的精准把握。

  “一开始,进口商品进驻门槛低,种类繁杂。如今,市场重新进行布局调整,一大批厂家直销的日用消费品被引进来。”一名市场管理员称,义乌是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日用百货和快消品是主打,只有与此形成“呼应”后的进口商品,才能得到市场的快速回应。

  一名在日韩生活过数年的厨具进口商告诉记者,国人收入水平提高后,第一需求就是改善生活,改善生活首先从改善“吃、穿、住、用”开始,日用消费品的进口贸易商机就源于此。

  据悉,去年进口商品博览会后,市场管理部门进行了一次“腾笼换鸟”,五六十家国外开超市的侨商、沪甬等地自贸区企业、有国外渠道的义乌企业等陆续进驻,日用消费品和快消品则是这些企业抢占市场的“重武器”。

  “洋什铺”进口商品种类已过万,分别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物节期间,每天有货柜送抵义乌。吴湘云透露,除了紫皮糖,啤酒、米面等俄罗斯商品也成为当前最热销的年货。不少顾客在第一次尝鲜后都成了回头客,再来时都开车,成箱地选购。

  源头货让价格亲民

  在一些未曾接触过进口商品的市民看来,进口与“价高不可攀”是一对孪生兄弟。在物流成本和通关成本高企的年代,进口产品来到大陆的报价,确实比当地要高出不少。不过,伴随流通环节的减少、进口渠道的丰富以及竞争的加剧,进口产品的身价越来越亲民。

  “义乌有发达的物流和小商品经济,我们对这个市场十分看好。”3天前,潍萨尔(VIZAR)酒庄总经理AL-BERTO,从西班牙中北部城市巴利阿多利德,赶到了购物节现场,为他的义乌合伙人红钻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姜佼,吆喝卖红酒。有了酒厂的直接支撑,公司将一款畅销红酒,从去年的88元/瓶降到了68元/瓶。

  据了解,去年以来,市场管理部门强化经营户走出去全球招商,力促进口商品馆在扩张交易规模、加大源头货占比、优化经营结构等方面取得较大提升。在购物节现场,“源头货、源头价”的字眼比比皆是。有统计显示,进口商品馆内的一手源头货占比已超过60%。

  这背后,隐藏着不少进口商“深入前线”的采购故事。“一个多月前去日本工厂采购,拿的就是一手货源。”一名经营日本日用家居用品的进口商称,从厂家出货,再经海运、陆运到义乌,过程一般只需要半个月。由于中间环节少,某些产品的价格与当地相当,甚至更低。

  “如果没有总部的支持,卖68元/瓶是无法想象的。”黄姜佼透露,在西班牙当地一些酒店,同款酒的价格标到14.8欧元/瓶,约合人民币105元/瓶。

  进口商品馆内甚至有直接设点的海外厂家。“义乌市场上的价格,比马来西亚当地略高,高出的部分主要来自税率。”前天下午,亿联企业有限公司老板张汉川,也来到进口商品馆的现场,参加购物节,推销公司产品。

  他说,产品从公司总部马来西亚槟城装柜发出,走海运到上海,再陆运到义乌,只需7个工作日。一款4.5L的储水箱,义乌市场报价为21元,马来西亚当地超市约为25元左右,两者价差主要来自增值率等税率成本。

  进口商品迎美好时代

  “亿联”是马来西亚槟城当地一家有着22年历史的塑料制品企业,主打塑料家庭用品系列,有超过1400款独创产品,产品出口到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是马来西亚塑料家庭用品第一品牌,也是迪士尼等动漫塑料产品的特许经营商。

  对于大陆市场,张汉川垂涎已久:“以前想进来但不敢进,没有价格优势,大陆本土的塑料企业也多。现在不同了,大陆消费者对塑料制品的安全性、环保性有了更高要求。”他认为,在经历了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后,加上大陆进口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亿联”是时候“进场”了。

  ALBERTO对中国市场也极为看好,这一次来义乌,就是想对义乌、对中国的红酒市场有一个切身感受。回国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研制更细致的销售市场。“中国人在西班牙的消费能力就十分可观,在本土消费更值得期待。”他说。 业内人士称,进口商品的“美好时代”,一方面源于国人对安全、优质进口商品的追逐,另一方面离不开利好政策的引导。

  针对进口商品博览会后商家集中入驻的情况,五区进口商品馆管理方去年推出了一系列租金优惠政策,以实现优胜劣汰。比如,当自营进口额达到基数,铺货值达到基数,奖励当年度商位租金的60%;自营进口额每增加20%,奖励增加10%。
  一名知情人士称,接下来,进口商品馆将依托B保、“义新欧”中欧班列等配套,实施重点国家、行业和商品重点突破的战略,不断丰富商品种类,完善物流、金融、授权代理等供应链服务,畅通进口商品进入国内的“入口”,打造全球日用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早前,义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进口贸易的扶持政策。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