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硅谷”班加罗尔,一个神奇美丽而富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城市。因为班加罗尔,印度揭开了神秘面纱;因为班加罗尔,印度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无疑,班加罗尔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众多城市学习借鉴的榜样,只是借鉴中必须创新突破。作为正在加快赶超发展、建设浙中硅谷的金华,我们究竟要向班加罗尔学什么?
1.首先学应当学到的。核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的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区集聚了3500家高科技企业,包括近800家跨国公司,世界软件外包企业500强中有400家入驻班加罗尔,英特尔、通用、微软、IBM、SAP、甲骨文等世界著名IT企业均入驻该地,软件出口占了整个印度的半壁江山,而20年前这里还是一块荒凉的土地。班加罗尔经验是他山之石在本地成功嫁接精心培植而成,无论其政策、规划、人才和管理等都值得学习借鉴。首先是其破釜沉舟发展IT产业的雄心壮举。印度政府集人才、资源和政策优势发展IT产业,使这个20年前还是空白的产业得到超常规发展并广泛渗透影响到生产、生活、科技、军事等各行各业,印度软件产业一跃跨入全球“第一世界”行列,印度借此在全球地位和影响力急剧攀升。同时,“庄园型加保姆式”的公共服务支撑堪称超一流服务,真正做到全程高效便捷。 2.重点学不易学到的。印度城市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但软件园环境设施绝对“世界一流”,这与印度政府高起点大手笔规划设计分不开。进入园区有一种心旷神怡、置身事外的强烈现代感和视觉美: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绿树成荫;五星级酒店、商场、餐厅、网球场、游泳池、银行等一应俱全;培训中心、人才公寓、投融资等各种服务无微不至。办公区域内只听到键盘、鼠标的滴答声,完全不同于机声隆隆的工业园区。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曾预言班加罗尔为“印度的未来之城”,现任总理莫迪曾自夸:我们的人民过去玩蛇,现在玩鼠标。金华市区目前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IT产业园,已成为制约金华网络经济腾飞的瓶颈,高起点、高水平规划一个国际先进、国内一流,集产研学于一体、生活与休闲兼备的网络经济集聚区已成为金华能否建成浙中硅谷的重要保障。 3.用心学看似不可学的。印度对软件园的土地使用伊始就实行“零地价折合股份投入”政策,政府将土地款折合成股份逐年取得红利方式收回。同时对软件产业实行两个“十年零税收”政策,并在人才培育、软件出口、软件展会等方面采取了配套措施,不断吸引全世界知名软件企业到印度投资,使班加罗尔成为软件开发、出口和展销中心,既增加了印度社会财富,又提高了印度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能力,可称得上大有眼光、富有魄力。金华当前对IT产业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已见成效,还尚需以更大眼界和气魄优化政策环境,着眼长远,放水养鱼,舍得当下赔本也要赢得未来发展与竞争优势。 4.花大力气学相近又相远的。班加罗尔软件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班加罗尔云集了如印度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国家高级研究学院和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等许多名牌大学,每年毕业生占到全印度10%以上,每年可为社会输送3万名工程信息技术人才。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历届政府都在税收、股权、金融扶持、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优惠政策,吸收了大批科技人才到班加罗尔创业;还在中学、大专院校开设不同层次的电脑软、硬件课程,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以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多种需求,如今印度大学生都以能到园区工作为荣。金华也是人才荟萃之地,这与班加罗尔相近,但高端人才外流严重,引进相对困难,本地培养还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既要大力引进高端软件人才,又要依托大专院校加强中低端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形成IT专业人才链。 5.抓紧学已做但未做好的。为应对全球经济这把双刃剑,印度近些年借助软件业和网络平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印度当代艺术正在不自觉地将传统表现形式与现代技术融合,印度古典音乐舞蹈中成功地融入现代风格,载歌载舞的宝莱坞电影传统也在创新中传承接续,印度宝莱坞电影城每年的影片产量是美国好莱坞的近3倍,已形成了一个年营业额约12亿美元的市场。作为印度最重要的文化瑰宝的世界文化遗产已成为印度现代旅游业取之不尽的资源,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和间接贡献达到了将近6%以上。但总的看,印度在网络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上还刚刚起步。我市不仅文化产业资源丰富,还具有与印度宝莱坞和班加罗尔软件展会类似功能的横店影视城和义乌国际展会平台,当前要把加快发展网络经济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整合规划浙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参照世界先进的机构运作模式,搭建起文化创意孵化平台,实施创意合作伙伴计划,引导创意机构与高校联合从事重大文化创意项目。 6.抢先学已有创意尚未行动的。20年发展使班加罗尔软件业的网络应用和出口已相当成熟。面对网络产业爆发式、创造性的发展,班加罗尔开始越来越认识到自主创新设计和生活创意化社交移动化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往这方面转变。同时着力营造一个好的成长范围和成熟的管理机制,逐步从政府主导向政府搭大台、企业唱大戏、社会大创意转变,防止人才和技术、产品一起流失到国外,近年来在美欧硅谷的印度软件企业家开始兴起 “ 归国潮 ” 。金华发展 “ 一号产业 ” ,需要拿来主义,但要防止步人后尘,要瞄准国际前沿项目和发展趋势,把创新与科技紧密结合并加速转化,同时从政府、学校和社会多层面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以法治建设和城市国际化为抓手营造宽松开放的制度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