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学术成果 > 国际学术成果
 

出口业务天上掉馅饼?

发布时间: 2015-08-20 08:42 来源: 市电子政务中心   浏览次数:   

 

  8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人民币兑美元4天累计贬值约4.6%。这是对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差的校正,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将使人民币汇率未来可以按照市场化的规律运行。对人民币的自贬身价,一时间市场上炸开了花,有人欢喜有人愁。对出口企业来说,天上突然掉馅饼,着实意外,不过惊喜过后,他们并不愿做过多解读。有外贸企业指出,当前一些主要经济体货币也在持续贬值中,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被分摊、弱化。对他们而言,比起大起大落,汇率稳定才是最大的期待。

  人民币贬值

  外贸企业收汇金额增加

  人民币创下1994年人民币官方与市场汇率并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一次性贬值近2%”、一天贬值幅度抵消一年升值幅度”……上周,人民币汇率迎大幅震荡,本周以来,波动趋于平稳。外贸业务员何丹看着满屏的人民币贬值消息,如果说心情不好当然是骗人的。

  一直以来,在对外贸易中,产品报价以及结汇多为美元。上周三,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306,昨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28。本来上周我有一笔订单的货款到期,但对方临时有事,没有及时汇给我。昨天,这笔10万美元的货款到账了,相比上周,同样以美元结汇,换算成人民币,我可以净赚6000多元。何丹说。

  此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完善,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将相对从中受益,尤其是之前一些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出口行业,可谓是天降及时雨。现在原材料、人工、厂房租金等成本不断增加,出口企业报价太高,客户根本不会买账,有些就直接把订单转向东南亚国家。如果降低报价,那么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就会被不断压缩,降低出口积极性。现在因为汇率净赚的差价,就等同于企业的净利润,出口企业当然开心。何丹说。

  利好出口行情

  进口商观望者众

  16日,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就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对外贸的影响发表谈话,其中提及:此前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外贸出口造成了一定压力。据对6000家企业问卷调查反映,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较长时间升值、产业和订单转移以及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和影响当前出口的重要因素。

  此番人民币贬值,出口企业迎重大利好,而出口行情并未因此快速拉升。目前人民币贬值已经对国际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客户也都在关注这一点,但现在并未得到他们的积极反应。义乌市体育健身用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晓明表示。

  吴晓明主营球类产品,主销欧美、南美、东盟市场。目前他十分肯定人民币贬值对外贸出口行情带来的利好影响,但他的客户并不这么认为。国际市场上,有不少人认为,本次人民币贬值可能仅仅开了个头,中国商品的出口成本可能还将进一步下降,或者又将峰回路转,形势尚不明朗,因而不少外国进口商大多持观望态度。

  其他货币贬值幅度大

  人民币贬值拉动作用被弱化

  对于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进一步影响,包括吴晓明在内的一些外贸主体并不想做过多的解读,因为人民币贬值并非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利好因素,还有更多的利空因素,比如其他经济体的货币贬值。据商务部统计,20141~20156月,欧元、日元、澳元、巴西雷亚尔、卢布分别下降10.8%9.3%5.3%8.3%17.7%

  据吴晓明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其出口行情总体向上,但是如俄罗斯、乌克兰等传统市场的降幅较多,至少达到三成左右,主要原因在于货币贬值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我最早在1997年,通过丽水青田的一名华侨客户开始接触塞尔维亚市场。那时候,出口这个市场的利润较为丰厚,从国内拿货出口一个货柜甚至能赚回从外面进口10个货柜的利润。吴晓明说,不过现在欧元一贬再贬,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今年这名客户已经将开设在塞尔维亚的百货店转让。

  上月末,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下跌近2%,降至3.43雷亚尔兑1美元,为12年来新低。南美市场也不再是出口商转移阵地的首要选择。货币贬值后,以前客户1个月1个货柜,现在可能是几个月1个货柜。以前客户拿货时,更倾向高端产品,现在更青睐低端产品。吴晓明说。

  另外,商务部指出,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由于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普遍存在,某一个经济体的币值变动及其对进出口影响,都将快速正向传导至其他链内经济体,货币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会被分摊、弱化。从近期一些主要经济体货币贬值情况看,其对出口的拉动效应远小于贬值幅度。

  业内人士:

  对贬值热的冷思考

  在这次人民币贬值的热潮中,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相对从中受益,而以进口为主的企业则相应地提高了换汇成本,一些重资产、美元负债高的企业也受到一定影响。

  不论是贬值还是升值,利好还是利空,核心竞争力还是产品。拼价格、走量的模式早就难以为继,拼质量、提高效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吴晓明表示,当前业内品牌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出口企业需重视品牌的塑造。他从2002年起推出MEIK”品牌,现在东欧、东盟等市场颇具知名度,也因此积累了一批忠实老客户。

  当然,除产品好之外,应对忽高忽低的汇率以及客户订单量,业内人士认为,好的心态也必不可少,冷静看待一味地好消息,对于接连的坏消息也要乐观应对,及时调转方向。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