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金东区澧浦镇澧兴路的傅祖书看到本报“不能忘却的记忆”专栏报道后,给记者打来了电话说:“我亲身经历了在澧浦老街上发生的枪战,目睹了一名日本鬼子被打死。”
傅祖书今年已经84岁了,但耳聪目明,对于70多年前发生的那一幕,他还记忆犹新,“发生枪战的店铺,和我家店铺只有一枪之隔。”
新家被日军霸占数个月
1942年5月,金华被日本侵略军攻占,澧浦也被日军侵占。这一年,傅祖书11岁。
很多人都知道,澧浦镇琐园村有一高地王姆山,现存有一个王姆山炮台,这是日军侵占金华的第二年也就是1943年7月开始修建的,耗时4个月。
“在炮台修建好之前,日本鬼子大概有一个班,十来人的规模,先来到澧浦,当时叫澧浦乡,刚开始住在祠堂里,没过多久第二次搬家,搬到了我家里来,把我家里刚造好还没粉刷的房子给霸占了。”傅祖书说。
“鬼子在我家住了大约几个月,炮台建好了,就搬走了。”傅祖书说。
鬼子走了之后,他们回家一看,当初买来准备粉刷用的那堆石灰不见了,“原来,鬼子在房里随意大便,一团大便上面盖一把石灰,就这样把石灰用光了。”
之后,傅祖书家一直没对这幢房子进行翻建,到现在房子也没有粉刷。
隔壁响起枪声打死一名鬼子
虽然已经记不得是具体哪一天,但是对1944年至1945年之间的那场枪战经过,傅祖书却记忆犹新。
发生枪战的地点在澧浦镇老街上,现在,这间老房子还在,隔壁是一间百货店,当年,傅祖书家在老街经营棉布、百货,那一天,他正好在家里看店,晚上就住在店里。
“当时在这一带活动的抗日组织就是第八大队,那一天晚上,第八大队来到澧浦,抓走了日伪乡政府的一些汉奸和枪支弹药,日伪乡长叫老盛,是牛皮塘村人,汉奸都被绑着双手。”傅祖书说,第八大队的队员押着汉奸往义乌方向走,由于当时的伪乡政府就设在老街上,离傅祖书家里的店铺也只有几步之遥。第八大队的队员经过傅祖书家的店铺门口,突然发现隔壁的店铺门虚掩着,里面还有灯光,不时传出喧哗声。
“这么晚了怎么还有灯光?第八大队的队员们提高警惕,经侦查发现,有日本鬼子。”傅祖书说,驻扎在炮台上的日本鬼子,经常跑下山来,有时到村庄里抢东西,有时就跑到澧浦镇上,和一些汉奸们喝酒、赌博,那天正好有几个鬼子在隔壁店铺里赌博。
随后,枪声响起,傅祖书赶紧往里屋跑,趴着不敢动。大约半个小时,枪声结束。虽然动静很大,但是,村民们也不敢到现场去看。 第二天一早,炮台上的日军来到枪战现场,运走两具尸体———那晚,有一名鬼子和一汉奸被当场击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