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2:朋友的朋友儿子很牛,当年以全省第16名的高考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大学毕业时取得了双学士学位,后被世界名校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直接录取,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目前为博士在读。这么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一问,其培养方式值得现在一些家长借鉴。
记者核实:4月17日,记者联系上了@我的2012所说的儿子很牛的盛彩琴。
盛彩琴夫妇都是在基层工作的老乡镇(街道)干部,他们那1989年出生的儿子何超, 2007年以浙江省第16名的高考成绩进入北京大学,此后每年获国家一等奖学金,被选拔与美国耶鲁大学优秀学生结对一学期,又赴德国作为国际优秀学生交流一学期; 2011年,大学毕业时,何超取得了金融专业、数学专业双学士学位,并以学院前十名的成绩获得北大保研资格, 但他放弃了。当年,何超被世界名校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直接录取,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目前为博士在读。
盛彩琴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的?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吗?
小时候,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会观察
“从小引导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一点很重要。”儿子小的时候,只要有空,盛彩琴夫妇就会带儿子走出家门,走向大自然,“顺便”给儿子进行一些引导,让儿子在大自然当中学会观察、探索和学习。
有一次,上小学低年级的儿子关注到了一只七星瓢虫,他们就建议儿子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各种特征,回家后,让儿子将观察到的情况写成作文。结果这篇作文写得非常生动,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于是,儿子既感受到了在大自然中玩的快乐,还在学习上获得了成就感,使得儿子对这种“教育方式”很喜欢。
与此同时,在儿子10岁以前,盛彩琴夫妇还带着儿子参加“从种子到米饭”的一条龙劳动。“我们带他去插秧,割稻子,还让他去过加工厂见证稻谷变成米粒的过程……”盛彩琴觉得劳动也是接触大自然的一种形式,并一直给儿子灌输“学习很重要,因为人长大了都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的理念,这种理念通过劳动和学习劳动技能,让儿子感受颇深。
长期与大自然接触,让何超性格十分开朗。而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何超也成了一个爱思考、善动脑的小家伙,并在学习上很有主动性和自主性。盛彩琴坦言:“我其实很少管他的学习,甚至从小到大都没让他上过什么兴趣班、培训班。学习方面,除他小学三四年级的一个暑假,因为疯玩,开学前一天半夜,还在赶作业,我提醒过几句,其他的似乎都想不起来了。”
青春期:思想上经常“打预防针”
因为儿子在学习上很主动,平时,儿子学业上的事情,盛彩琴夫妇管得很少,甚至儿子以市本级前10名的成绩考入金一中,拒绝上重点班要选择平行班,他们都没提出过异议。但在这期间,儿子的思想动态,她却时时关注。“儿子在学校里很活跃,很讨女孩子喜欢。我担心他早恋,所以常常注意他的思想动态,提醒他‘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要把握好’。另外,针对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情况,会经常给他打打预防针。”盛彩琴在给儿子打这些预防针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通过身边的例子,让儿子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有些“高压线”中学生不能碰。盛彩琴曾用一位熟人的儿子因为迷上了电脑游戏,致使成绩一落千丈,家里乱成一锅粥的事例告诫喜欢玩电脑游戏但没沉迷的儿子。因活生生的事例就发生在身边,对儿子作用挺大。上高中后,儿子不仅不玩电脑游戏了,还写了篇题为《学会拒绝第一次》的文章,告诉比他小的亲戚,“要让互联网成为工具,不要成为玩具”。
教育理念:孩子不能一味地夸
“现在,很多人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一味地夸孩子,夸着夸着,孩子就变好了。我觉得,教育孩子以鼓励为主没错,但如果孩子犯了原则性的错误,还是应该予以严厉批评。”盛彩琴认为,对孩子一味表扬、鼓励,会让孩子经不起挫折,成年后难以适应社会。
儿子何超5岁的时候,盛彩琴将他扔给自己的母亲照顾。有段时间,儿子每次有所求就哭,一哭外婆立马就依了。次数多了,小家伙把哭闹当成“撒手锏”,还发展为躺在地上哭闹。发现这一情况后,盛彩琴和丈夫就把儿子接回了家。之后,在他又一次躺在地上哭闹时,夫妻俩一起狠狠地整治了他,很快儿子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盛彩琴还赞同对孩子的索取采取“延迟满足”的做法。“儿子二年级时就要买‘中国少儿百科’丛书。这一套书当时要270多元,相当于我一个半月的工资。我不同意,他就待在书店不肯走。我和他讲条件,‘买来一定要看,不看,或者不能仔细看完的话,就不买’。他向我作了保证,我才给他买了。事后,他果然很爱看这套书,反复看,受益良多。”盛彩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