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小伙陈经纬今年要在非洲过年了。去年6月底,陈经纬成为了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任期将持续到今年7月。陈经纬说,在喀麦隆的半年来,“异国新鲜感十足的种种奇闻轶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归于平淡。”
与“非洲足球传奇”米拉的通信
陈经纬在浙师大后勤集团工作。去年底,浙师大孔子学院选拔汉语教师志愿者。他报名并通过考核后,选择了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他选择喀麦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喀麦隆是著名的足球国度,喀麦隆国家足球队有着“非洲雄狮”的美称。而他,从小就是一个足球爱好者。
在去喀麦隆前,正值世界杯开幕,了解到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与罗杰·米拉所成立的米拉基金会合作开展“喀麦隆优秀青少年足球学员汉语和中国文化培训”项目。陈经纬决定给有“非洲足球传奇”之称的罗杰·米拉写信。
在信中,陈经纬表达了一个中国球迷对米拉的敬仰,并希望“喀麦隆优秀青少年足球学员汉语和中国文化培训”项目能促进中喀青少年体育文化交流。
这封信通过孔子学院院长余国养,最终转交到了米拉的手里。让陈经纬意外又兴奋的是,米拉给他回了信。
“我亦想表达我对于像您这样拥有阳光活力和伟大体育精神的中国青少年的真诚祝福!您在信中表达了对足球的热爱,表达了与中国其他青少年一样对足球的重视,突显了增进中非和两国足球界相互了解的必要性。”回信的内容让陈经纬振奋不已。带着欢欣鼓舞的激励,他终于踏上了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国度。
渴望为足球班编织一个“中国梦”
陈经纬在喀麦隆有一个中国梦,梦想为促进中非足球文化交流出一把力。到达喀麦隆后,他成了足球班的一名教师。然而,精心备课后,课堂效果并不好。孩子们英语不好,对课堂内容接受有限,对汉语更是不懂,“非洲雄狮”那股野性难驯的劲儿也在课堂上显露。
经过总结,陈经纬把中国队和喀麦隆队的足球服带到了课堂上,耐心地和孩子们交流,与孩子们聊足球故事,聊中国的蹴鞠;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切磋球技,踢毽子。慢慢地,孩子们越来越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陈经纬感到,喀麦隆的不少青少年运动员在了解中国文化后都梦想着去中国踢球,去中国俱乐部开启自己的足球生涯。“这对中非文化体育合作,对改善中国足球环境是有利的。”
陈经纬于是又给米拉写了第二封信。他说,带领孩子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才华,是一项重要的使命。为此,他还写了《雅二大孔院与喀麦隆足球界合作前景分析》一文。
“我觉得这不只是一项工作,它承载着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饱含了我们真诚奉献的感情。”在课堂上,陈经纬别出心裁地以中国足球俱乐部的名字给孩子们起中文名。于是班级里就有了“国安”、“恒大”、“绿城”、“申花”等名字。陈经纬说,希望有朝一日能带他们去中国踢球,也希望中国足球能尽快崛起。“这是孩子和家长的一个中国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假,孔子学院计划组织喀麦隆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来中国,与中国青少年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进行交流。金华将是他们的其中一站。陈经纬提到,这是喀麦隆青少年足球队第一次来中国交流,届时欢迎广大足球爱好者、俱乐部和企业单位赞助或参与比赛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