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南亚之行,我不仅避开国庆黄金周国内游的人头攒动,而且沉浸于异国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迷人的文化氛围之中,它就是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斯里兰卡。
古城串起历史片段
凌晨2时多(斯里兰卡与北京时间差2个半小时),飞机降落到科伦坡后,我们乘坐包车北上,到小镇尼甘布小住,然后沿常规线路旅行,即按顺时针方向由斯里兰卡西南部海滨转到中部山区,再掉头南下抵达印度洋,沿海岸返回首都科伦坡。
斯里兰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僧伽罗人从印度迁移到斯里兰卡。一座座古城则像一粒粒珍珠,串起了斯里兰卡漫长历史一个个重要片段,漫步其间,仿佛把人的思绪拉向遥远而模糊的岁月。
车行5个多小时,我们抵达首站狮子岩。置身于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抬头望,平地上崛起的一座石山显得十分雄伟。它正是海拔高度370米、绝对高度200米的狮子岩。
狮子岩所在地,即为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锡吉里耶古城。斯里兰卡古国王迦叶波一世,曾在此处修建城堡。拾级而上,有一处崖洞,保存了一些精美的古代壁画;细雨绵绵,终于攀上狮子岩顶,一处处残垣断壁,让人怀古思悠。
同样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康提古城和加勒古城,呈现出不一样的韵味。作为斯里兰卡第二大城市,康提古城位于斯里兰卡中部山区,充满本国历史文化遗存,精巧的康提湖和亚洲最大的佩拉尼亚皇家植物园,为古城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生活、休闲之处。
斯里兰卡西南角的海滨城市加勒古城,荷兰以及葡萄牙、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遍布各地。漫步在店铺林立、街巷清静的加勒要塞,可以细细品味到西方殖民历史与现代文明发展的交相融合。
灿烂的佛教文化
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斯里兰卡,从此僧伽罗人放弃了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如今,斯里兰卡约70%的人信奉佛教,其他人分别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在斯里兰卡旅行,各地遍布大小寺庙,城市街角的佛像时常可见,整个岛国透出浓浓的佛教文化氛围。丹布勒金寺和康提佛牙寺,是灿烂的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
从狮子岩到丹布勒仅半小时车程。次日上午,我们游览丹布勒金寺。
天蓝、云白,山腰处一座巨大的坐佛雕像金光灿灿。沿着台阶上到山顶,脱鞋进入石窟群,它就是丹布勒金寺最具文化历史价值之处,已有2000多年历史。石窟群由五个石窟组成,是斯里兰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庙宇。
一个一个洞窟看过去,里面有佛、菩萨、神、女神、僧侣、佛门弟子以及国王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塑像,共157尊。其中最大的佛像斜躺着,用一块大岩石雕刻而成,长达14米。石窟的壁画同样精美,面积达2100平方米,为南亚最大。这些塑像和壁画极具宗教艺术价值,展示了佛教艺术的魅力。1991年,丹布勒金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乃实至名归。
当天中午乘车赴康提,傍晚游览著名的佛牙寺。
佛牙寺以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佛牙而闻名,始建于15世纪,后经历代国王不断修缮扩建,建筑规模宏伟。
进入寺院景区,绿草茵茵,椰树高耸,周围有护寺河环绕。寺院建在高约6米的台基上,分上下两层,厅堂套厅堂,主要有佛殿、鼓殿、长厅、诵经厅、大宝库、内殿等。核心是二层的内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巨大坐佛,金光灿灿,殿左侧的暗室则安放着佛牙。暗室里有一座7层金塔,金塔内有7个小金塔,一个罩着一个。每层小金塔内藏着各国佛教徒供奉的珍宝,最后一个小金塔不到1米高,塔里有一朵金莲花,长约5厘米的佛牙就安放中间。
在佛牙寺内殿,每日早中晚3次由3位高僧开启内殿大门举行瞻仰供奉仪式,我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机会。等到晚上6时半,敬拜仪式在鼓乐声中隆重举行。仪式之后内殿拱门开启,我和众多信徒、游人一起排着长队慢慢进入内殿,透过一个小窗瞻仰了一眼供奉佛牙的佛牙塔,就被后面的人流推着离开了。接着,我又参观了寺院中的古老图书馆等。
秀美的海滨风光
第四天上午,我们在蒂瑟默哈拉默游览了鲁胡纳野生动物国家公园后,下午抵达斯里兰卡南部的坦加勒基林达海滩。此后四天,我们从南部慢慢转向西南部,又先后落脚美蕊莎、韦利格默、加勒,直到重返科伦坡,天天与印度洋作伴:绿色的椰林、洁白的沙滩、蓝色的印度洋涛声阵阵,呈现出斯里兰卡秀美、迷人的海滨风光。
宁静的坦加勒游客稀少,我独自坐在小别墅门口,面向印度上发半天呆;在美蕊莎,我天未亮去海边等候欣赏日出;在韦利格默,我拍摄夕阳下沙滩上踢足球的当地小伙子,与同伴们就着烛光吃着海鲜大餐(虽说烹饪水平无法恭维);在加勒,我清晨5时多起床到乌拉纳瓦图海滩看日出;旅行途中,斯里兰卡传统的高跷钓鱼果然颇有特点;特意乘坐了半个多小时火车抵达科伦坡,敞开的车门外就是白色波浪起伏不止、广阔无垠的印度洋…… 有人说,斯里兰卡兼具印度的人文风情与马尔代夫的海滨风光。我没有去过印度和马尔代夫,对此不好作判断。但是,第十天凌晨,当我乘机告别科伦坡踏上返回之路时,回味着斯里兰卡给我留下的诸多美好记忆,印象最深的就是斯里兰卡男女老少那灿烂如阳光、纯真如向日葵般的一张张笑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