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学术成果 > 金华人在海外
 

听, 抗战老兵回望历史的声音

发布时间: 2014-09-04 16:00 来源: 市电子政务中心   浏览次数:   
     在中国大地上经历过抗日战争的将士应该有很多。从某种程度来讲,“抗战老兵 只是一个民间称呼对于这 个群体目前并无标准定义。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越来越多的抗战老兵带着战争伤痕、岁月磨难和疾病困扰承载着那段特殊的历史印记 悄然离世幸存抗战老兵群体正以这样的方式慢慢缩小。他们中的一些人因曾在政治运动中受到伤害而选择向亲 友隐藏那段经历。或许与生活援助相比这些抗战老兵最渴望得到的是肯定和尊重。 

   据了解由于种种因素制约我市抗战老兵的信息收集工作面临一些难度目前已收集到14位原国民党抗战 老兵的资料。六七十年前他们离乡背井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今天他们迈入迟暮之年在改革开放的好时光中已 然风烛残年。 

   每一位老兵都有说不尽的故事……

  老兵故事之应维鸿 

   出生于1925年的应维鸿今年 已经到了90岁的高龄。我们见到他 老人正在鹏城小区的家中看中 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他说话时中 气十足思路清晰。 

   “我的老家在苏溪镇东陶村 母是种田的。初中在义乌读书高中 是到建德的严州中学念的。应维鸿 回忆说自己是1942年参军的。那 一年宪兵教导五团到严州中学招 远征军当时学校有十几个人报名他是其中的一个。不久他被编到第 一营七连后来还进入黄埔军校三 分校学习成为第20期步科生。 

   抗战胜利时应维鸿所在的中 队到杭州负责日军投降事宜。 杭州的市民见到我们就喊中国 兵来了中国兵来了还放鞭炮庆 祝。对于那一幕说者动容闻者动 情。战争结束后应维鸿几经波折辗 , 1970 年回到义乌定居过着平 凡而充实的日子。 

   数十年的光阴飞逝而过。如今这位九旬老人如同其他普通老人一 儿孙绕膝在家颐养天年。 

  

   ◆老兵故事之吴小荣 

   吴小荣是北苑街道前洪村人生于1922又名吴一浩。1940 正值抗日战争十分困难、中华 民族处于危难的关头。当年5吴小荣进入义乌县中队服役 积极投身抗战工作。 

   第二年吴小荣转入国民政 府陆军部队主要负责战场军需 物资包括枪支、弹药、粮食、药 品、服装等的筹集、保管、运输、配 给和保护工作与战友一道同入 侵的日本军队进行了艰苦的抗 战。几年中他随同所在的部队先 后在嘉兴、杭州、绍兴、萧山、诸 暨、义乌、衢州等地恪守职责 勇抗击入侵日军。抗日战争胜利 他曾到绍兴参加接受日军投 降工作。 

   194510吴小荣娶妻第二年大儿子出生。除了那些往 昔岁月吴小荣还有另外的骄傲。 大儿子吴越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参与组织不少国家大项目的建设 工作。二儿子吴嘉平是浙江大学 教授、博士后在海洋学科研究等 方面颇有建树。 

  

   ◆老兵故事之厉家权 

   1923厉家权出生于江东 街道青岩刘村。 

   从小他就跟着父亲到处走小学是在江苏镇江读的。后来又 随父亲一起去了湖南在那里上 完了初中。这期间历史老师李记 今对他影响很大。李记今经常教 育学生深明大义、保家卫国。或许 是受老师思想的熏陶厉家权从 那时起就立志要报效祖国。 

   1939年底 ( 也有说是 1940   ) , 恰逢陆军通信兵学校在湖南 芷江招生获悉消息后厉家权马 上跑去报考结果一考就中了。 

   1942厉家权被分到位于 福建某地的西南游击干部训练 班突击总队通信营。不久他便 参加了浙赣战役中的龙衢战 役。那时龙游已沦陷厉家权在 灵山、石角两地阻击。这场战 役损失惨重我们战死的人数 是日军的两三倍。” 

   抗战胜利后厉家权随部队 来到宁波。当时宁波百姓在城内 放了三天三夜的鞭炮庆祝。时隔 多年想起这一幕厉家权就感到 十分自豪。 

  

   ◆老兵故事之陈文钟 

   陈文钟是廿三里街道人 生于1926据说是目前我市已 知最年轻的抗战老兵。 

   陈文钟于1940年应征入伍。 据了解当时中国军队需要大量 的驾驶员陈文钟到部队学开车后来被分配到云南曲靖汽车五团 二营五连服役。 

   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 曾在滇缅运输线上无数次冒着风 险为前线运输了许多抗战物资和 枪炮弹药。 

   19425月底陈文钟接到 一个特殊的任务接运戴安澜灵 柩回到祖国。相关资料显示 安澜是王牌师200师师长英勇 善战在缅甸北部战场指挥突 围时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8 的戴安澜牺牲时极为悲壮。弥 留之际部下问他如何把部队 带回国内。这时戴安澜已不能 说话示意部下拿出地图来 图上指示由原地附近的莫罗渡 瑞丽江向北前进回国;又示意 卫士扶起他来向北方的祖国 深情地望了片刻后离世。最终陈文钟和战友历经艰辛平安将 其灵柩运抵昆明。 

   后来陈文钟被派到新疆部 , 194925 日在新疆参 加起义。陈文钟加入了中国人 民解放军服役于新疆军区后 勤部以大尉军衔转业至义乌 当过车间主任、经理、厂长, 19833月离休如今在家享受 幸福的晚年。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