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报传媒集团等单位主办的全球光荣浙商论坛年会上,义乌商人成建新获评“光荣浙商”称号,是首批30名获此荣誉的浙商中唯一的海外代表。成建新是义乌乃至浙江最早到南美洲打拼的商人之一,近10年来,他自掏腰包奔波于南美洲和中国之间,致力于侨务工作,不遗余力地对外宣传义乌,为义乌市场的繁荣贡献一己之力。
把义乌小商品卖到南美洲
1998年,成建新响应国家“走出去、引进来”号召,率先前往南美洲打拼。他先到巴西,次年辗转到智利。因为智利政策透明、治安较好,他决定在那里长期发展。当时,在智利,知道义乌和义乌小商品的人还很少。
成建新把义乌市场上的服装、袜子等日用小商品带到当地,便宜实惠的产品很快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光袜子一天就能卖4万美元。”成建新说,生意最好的时候,义乌有近50家袜子厂为他加工产品。
刚到智利,成建新吃了不少苦头,最大的困难是不懂该国的语言和法律,他还因此被不法商人骗去数十万美元。但成建新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顺利在智利站稳脚跟。2006年,他牵头成立了智利中国义乌商会,为大家互帮互助创造条件,会员有40多人。如今,智利义乌商会会员增加到100多人,智利市场上90%的小商品来自义乌,这些商品又通过智利自由贸易区辐射到南美洲各国。
从商人转型到侨领
作为较早到南美洲打拼的中国商人,成建新热衷于帮助像他一样漂泊异乡的同胞。随着事业的稳定发展,他逐渐从一名商人变成一名热心侨务的领袖。如今,他不仅是智利义乌商会会长,还是智利华商联合总会副会长、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副主席兼南美洲秘书长、中南美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
“我已经不是一名纯粹的商人。”成建新说,10年前他就把工作的重心从生意转向侨务,家里的生意全部交给儿子打理。他每年都要到中南美洲的一个国家,参加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年会。同时,作为全国10多个省侨联(侨办)的海外理事,他还要经常飞回国内参加各种会议。
成建新每年在中国和智利之间往返数趟,机票花费达10多万元,加上其他开销,10年来他花在侨务工作上的钱达100多万元。生意不做还要花钱四处奔波,家人对他的选择很不理解,他自己却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不失时机地宣传义乌
成建新对“走出去、引进来”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走出去”就是人和产品要走出去,“引进来”就是把老外和先进的经验引进来。10多年来,他通过各种方式,带义乌的老板到智利考察,把智利的商人带到义乌。
做生意方面,义乌有一句老话:只可带你吃一肚,不可带你一条路。成建新打破这一传统观念,希望让更多义乌和智利的商人从他那里找到一条发展的新路。成建新说,每到一国一地,他都会不失时机地宣传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环境和义乌精神,让更多人了解义乌,来义乌发展。 成建新是一名党员,他认为,自己坚持侨务工作是在尽一名党员的义务。因为这份工作的缘故,他多年应邀参加国庆招待会。60周年国庆大阅兵时,他应邀站在观礼台上,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侨领的光荣,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