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中国网报道称印度洋岛国塞舌尔从马年起,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定为“中国日”,该国发行的“中国日”海报上有两个造型独特的人物,竟然是一年多前代表我国参加维多利亚嘉年华的金华访问团中两位明星团员胡东晓、陈刚亮的剧照。其中一张出自我手,我的思绪顿时被带到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
蛇年春节期间,我随金华市泳协组织的“中塞友好民间体育文化交流团”一行20人,前往参加印度洋岛国塞舌尔的嘉年华活动。
2月5号晚上11点40分,我们搭乘阿联酋航空班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10多个小时后到达迪拜机场。经停数小时后又沿阿拉伯半岛绕了个大圈,在浩瀚的印度洋上空飞行4个半小时,终于到达了离迪拜4000公里的东非岛国塞舌尔。
走出机舱,我们好像进入了时光隧道,一下子从冬天进入夏季。这里气温27摄氏度,植物大得惊人,绿得冒油似的。马路像是刚刚被冲洗过,交通工具一尘不染。塞舌尔是中国公民为数不多的护照免签国。机场建筑物为钢结构,简洁明快。候机厅不时有鸟儿飞过,一点也不胆怯地驻足在游客的行李箱上,叽叽喳喳,唱个不停,像是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塞方对我民间交流团的行程作了精心安排,由塞驻华大使馆外交官黎仁杰先生全程陪同。一出机场,该国国家旅游局派出的专车已在路口等候。
塞国首都维多利亚港位于马埃岛,地处印度洋深处,赤道附近。全国人口约8万人,马岛人口不足3万,堪称世界上最袖珍的首都。全国陆地面积455平方公里,由115个岛屿组成。最远的两岛相距2000公里,海洋专属区140万平方公里,地处亚非欧中心,为印度洋上战略要冲。2007年中国领导人胡锦涛访塞,2011年11月塞舌尔外长亚当斯邀请中国政府在塞建军港,共同联手打击海盗。中国随即在塞舌尔设立了海上补给点。今年7月,我国又向塞方赠送了装备先进的海上巡逻艇。
塞舌尔是世界高端旅游的三大目的地,被称为人类最后的伊甸园。全国50%以上的区域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基本上保持原生态。每年有20万游客到这里度假,旅游业占外汇收入的80%。2012年有2000名中国游客到这里,不足1%,大多数游客来自欧美。岛上的主要生活用品靠进口,物价水平很高,被游客称为全球最奢侈的旅行目的地。英国威廉王子的新婚蜜月旅行、贝克汉姆夫妇结婚十周年度假就选在这里。
马埃岛是个南北长27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花岗岩岛。只有一条环岛公路,依山而建,道路窄,急弯多,视线短。车子穿梭在山间小路上感觉像是坐过山车。司机则如F1的赛车手,从容自如。
当地土著多住在半山腰,商业中心在地势低缓的码头附近,整个国家只有一个红绿灯,商店到下午5点钟就打烊。
我们下榻的布法隆酒店,在马埃岛的西北角。从机场到酒店大约15分钟。酒店掩映在热带植被中,四周没有围墙,酒店大堂、餐厅、歌厅等独栋建筑四面通透,没有隔墙,主要用当地的花岗岩石材和原木建造,屋顶则用当地特产棕榈叶。据当地人介绍,用棕榈叶盖的房子,防风、防雨、防潮,与四周环境非常和谐,人住着很舒适,而且上百年不腐烂。酒店内有很大的花园,两个淡水游泳池、咖啡厅和赌场。从住处到海水浴场只要几分钟。
著名的布法隆沙滩就在酒店不远处,海滩沙质细腻洁白,不含一点杂质,海滩平缓,游出几千米依然清澈见底,能站住脚。
中国驻塞舌尔大使史忠俊得知浙江首次派出民间文化交流团访塞,第一时间接见了我们。大使先生还与大家合影留念,并亲手授予了一面巡街用的国旗,希望演出成功。
在参天油绿的棕榈树下,服务生为我们搬来了躺椅,大伙赤身躺在沙滩椅上,观看波涛汹涌、白浪翻滚的大海,聆听印度洋深处的轰鸣……
有当地土著赤着上身笑容满面地前来打招呼,英文夹杂手势,搞了半天原来是邀请我们去坐快艇、抓鱼。当得知我们来自中国时,竟然会用中文说出“毛泽东”三个字!
这里的居民主要为克里奥尔人,为欧亚非三大洲的混血后裔,17世纪50年代,葡萄牙人最早登岛,后来法、英轮流统治,现为英联邦成员。首批华人登岛已有150多年。领队黎仁杰先生的爷爷祖籍就在广东,母亲是法国人,黎先生个子不高但很壮实,皮肤棕黑色,浓眉大眼,高高的鼻梁,长得非常英俊。
这里只有热季和凉季,没有冬天,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庞大的植物园,岛上有500多种植物,其中80多种在其他地区很难找到。
在黎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维多利亚国家植物园,园内有参天的阔叶硬木,被定为国花的蓝色凤尾状、大如脸盘的兰花,奇特的瓶子草和极为稀罕的海蜇草等等。
最为著名的是海椰子,树高20~30米,树叶呈扇形,外壳坚硬无比,重达25公斤,是世界上最重的果实。一张叶片长出来要好几年时间,果实成熟则要等上10年。这种椰树一般能活上1000多年。雌雄椰树生长在一起,一高一低,如砍掉其中的一株,另一株就要“殉情”不能成活。更为神奇的是,雄椰果长得像男性生殖器,雌椰果则与女性器官惟妙惟肖,被塞舌尔人视为国宝。
海龟也是这里的主人,特别是在阿尔达布拉岛上生长着10万多只象龟,这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陆生龟。数量比塞国人口还多,据说每只海龟都建有档案,不能贩卖。海龟体呈岩壁色,行动迟缓,不注意还以为是一堆石头,看到游客靠近会上前讨吃的。张开大嘴,露出锯齿状的牙齿,十分可爱。但它只吃素食,不吃荤,对海洋生物、肉类毫无兴趣。树叶是它最喜爱的食物,一天要吃十几公斤。龟背直径大的有2米,龟腿粗壮如大象的脚,故称象龟,成年象龟背上站两三个人也一点不影响它的爬行。象龟性情温顺,不会伤人,只是喜静少动,每天只有早上活动下,其他时间静卧歇息。最年长的海龟已逾500岁,体重近半吨。当地还举办过多次人驾乌龟比赛。
全世界各地的鸟类也把塞舌尔当成最理想的栖息地,每年有上百万只鸟类在这里过冬、歇脚。五颜六色的鸟根本说不上名字。
我们一行的主要任务是参演嘉年华花车巡游街狂欢活动。按组委会要求,各国参加嘉年华团队需要制作一辆体现本国文化精髓的巡街花车,并规定主要耗材都从本国采购,塞方只提供一辆2.4米宽、4.5米长的平头三菱柴油车。
为圆满完成任务,出行前两个月,我们就找到金华唯一有花车设计经验、多次参展得奖的广告公司,公司老板得知我们代表国家出访印度洋岛国,决定免费设计,多次与我们商讨细节,几拟方案。考虑到路途遥远、材料提供不便,现场安装缺少专业工具等诸多不利因素,花车只能按制作简单、安装轻巧、携带方便的原则设计。我们以中国龙为主题、轻巧的大块喷画为背景图案,用灯笼、气球、彩带为点缀链接。我们还专门找了辆相同型号的车子,进行模拟操作,心里有了底。
临行前,长龙、喷画、铁丝、灯笼、彩色气球、胶带纸、固定塑料圈、麻绳甚至不起眼的美工刀片等等,凡是可能用到的材料工具全打包装进行李箱托运上了飞机。
2月8日一大早,我们到塞方安排的一个废弃运动场内装扮花车。巴西、印度、德国、毛里求斯等五个国家的花车也在这里安装,安装师傅是同一批的印度工人,领头的还到过上海,会讲简单的中文。他们的花车都做了模板和龙骨车架,需要大量的木料和板材,一个花车装饰下来耗费不少。
我们开始动手,车尾、左右彩绘先固定,车头用透明胶带固定;缝隙用彩带衔接;空当用气球点缀;车头两面是4个大灯笼,再把一条演出用的金黄色长龙盘踞在车厢四周,龙头高居车顶。主题鲜明,背景清晰利落,中国元素一下子突显出来,效果出奇地好。现场维持次序的安保人员、组委会官员、各国参加巡游的队员纷纷前来摆PS,模仿着李小龙的动作与花车合影留念。
我在车顶完成最后一道彩喷固定后,看到这辆完全由我们自己亲手装饰的花车“新鲜出炉”,喜悦之情不可言表。除了特别漂亮,总耗费不过5000元人民币,不到人家的1/10。
中午,花车刚开到大街,一位年仅6岁的中国小姑娘被父亲抱上了花车,她是中国驻赛外交官的爱女,手上还拿着小国旗,她大方地将另一面国旗递给了另一位黑人小姑娘,她们牵手站在一起,手挥国旗,十分投入。两个中塞小美女成了嘉年华上最小的演员,受到游客的热情追捧。
车行到塞国议会大厦前观礼台,跟随在花车后面的胡东晓和其他浙婺演出人员在激昂乐曲的引领下,以“金猴献瑞”主题,在总统米歇尔面前时而空翻,时而旋转,生动滑稽的红屁股金猴形象被演绎得惟妙惟肖。总统先生和夫人带头起立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胡东晓率领的中国龙表演队正式登台表演时,全场响起了口哨和尖叫声。大家为中国队加油。台上中国龙忽高忽低,龙身左右摆动,时而盘踞,时而飞跃,时而翻滚,栩栩如生的龙鳞金光闪闪,龙嘴一张一合像是向塞舌尔观众问好,台下的观众不觉手舞足蹈,如痴如醉……
随着两国民间交往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大洋深处的塞舌尔感受那神秘、梦幻般的童话世界。据该国旅游局统计,中国到塞舌尔的游客,到今年9月底止,已突破一万人,比2012年增加5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