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学术成果 > 外国人在金华
 

“熊猫血”老外用自己的血救了自己一命

发布时间: 2013-08-13 14:37 来源: 市电子政务中心   浏览次数:   

    “谢谢医生,我感觉今天比昨天舒服多了。”

    8月11日下午,在义乌市復元医院外科病房,来自哥伦比亚的Nelson面色红润,对前来问诊的医生充满感激。

 8月8日凌晨,Nelson遭遇车祸被送进復元医院,肝脏破裂引发大出血,急需手术抢救,而他本人是稀有血型,一时无法调来合适血源。危急关头,医生果断作出自体血回输的治疗方案,对他实施“自体输血”手术,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患者的血型非常稀少

 “医生,快救救他,他快不行了!”8月8日凌晨2时30分左右,一名神志模糊、面色苍白的年轻老外被紧急送进復元医院急诊室。医生检查发现,患者遭受了肝破裂等一系列伤害,造成大面积出血,必须马上进行输血抢救。

 血液化验很快出来了,患者竟然是稀有的Rh阴性A型血,医院血液科没有备血,只有向义乌市中心血站求助。谁知,血站也没有该“熊猫血”的库存。

 面对生命体征越来越微弱的Nelson,麻醉医师与普外医师当机立断,决定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方法抢救病人,以防病人因失血过多而耽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Nelson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入ICU作进一步观察治疗。昨天上午,病情已基本稳定的他住进了外科病房。

 医生从Nelson的一名义乌朋友口中得知,Nelson今年25岁,租住在义乌世纪园小区。事发当晚,他与几名朋友聚会后回住所途中,不慎遭遇车祸。

 什么叫自体输血

 “所谓自体输血,是指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据復元医院血库负责人许苏琴介绍,在发达国家,有60%以上的择期手术患者选择自体输血,其中又有60%的病人完全不用异体血液。

 “自身输血是开源节流、保证临床用血的重要措施。在目前同种异体血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应积极提倡自身输血。”许苏琴说,异体输血存在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性,而自体输血,不传播疾病,无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无异体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节省血源,又可解决稀有血源缺乏的困难,还可以减少病人的开支。

  据悉,在义乌,目前采用外部输血,输1个单位的异体血(即200毫升),患者需支付220元血费及440元用血互助金。而使用自己的血,就无需支付这笔昂贵的开支,而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系数。

    “严重贫血者,凝血因子缺乏者,有脓毒血症、菌血症、感染、污染伤口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患者,肝、肾、肺功能不全的患者等,不宜自体输血。”復元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志良说,目前在临床上,脑瘤、骨折、宫外孕和“熊猫血”等病人采用自体输血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復元医院,采用自体输血接受手术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该院自2011年5月引进自体血回输机以来,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有近300例成功手术。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