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如今,即便在撒哈拉以南的喀麦隆,孔子也有近3000学生在认真学汉语,这一切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张笑贞,浙师大外语学院老师,永康人,也是迄今为止在非洲任期最长、最具影响力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12月20日,由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侨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3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张笑贞作为浙师大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获得“2013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到非洲第一晚,她哭了
2007年6月,张笑贞作为外派汉语老师,来到喀麦隆。去非洲之前,她只知道非洲有沙漠,疾病挺可怕的。不过,她觉得自己身体不错,也没当回事。
出国前,还在上高二的女儿握着拳头说:“妈妈,我支持你!”女儿只知道妈妈去传播中国文化,这是一件很崇高的事情,全然不知,妈妈不在身边,她将面临多少生活艰辛。
当飞机降落在喀麦隆的领土,眼前一个个盖着铁皮的土包让张笑贞惊讶不已。这就是当地人的房子!
来到驻地,她的宿舍就是那种盖着铁皮的土包。除了四面墙壁,只有一张塌的弹簧床垫,什么都没有,下面垫着的木条都看得见,那是教学点10年前置办的。
当晚,房间里没有电,一片黑漆漆的,张笑贞坐在那里流泪了。后来,她到另一个中方老师的沙发上过了一夜。
当年9月,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在雅二大国际关系学院揭牌成立,张笑贞成为孔子学院第一任中方院长。
从几十名学生到三千弟子
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成立之初,可支配的只有一间70平方米的六边形教室,中方老师只有张笑贞和另一个同事。
为了扩大招生宣传效果,张笑贞自己登广告、散发传单;走在街上,张笑贞和每一个素不相识的喀麦隆人打招呼;张笑贞还抓住各种机会,与喀麦隆外交部长、高教部长、各大学的校长交朋友。
晚上,两名教师经常晚上加班教汉语。当地晚上经常会停电,整个山头一片漆黑,她俩就在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孤独中开始了孔子学院的办学之路。
如今,孔子学院有了两幢教学楼、5间办公室,在喀麦隆共开设了7个联合教学点,有近3000名学生。汉语在喀麦隆不仅成为多所大学的选修课,还进入了中小学课堂。
张笑贞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汉语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全部在喀麦隆各中学教授汉语。“一院多点”的办学模式,迅速成为当今各孔院效仿的典范。
几年发展下来,一些学习汉语的喀麦隆学生遇到什么高兴的事,或者有了烦恼都会向张笑贞倾诉,他们都亲切地叫她“中国妈妈”。
2011年4月28日,喀麦隆政府给张笑贞颁发了骑士勋章。
7年坚持,只因一份使命感
“我没想到能够得到这个大奖,其他候选人一个个都很有名,就我最草根了。”张笑贞说。
在非洲这几年,每年春节她都没有回国,这次也不例外。元旦后,她就要回到非洲,跟那里的学生一起挂灯笼、包饺子……
在颁奖典礼上,央视悄悄将她女儿请到现场,回头看到女儿时,她只说了一句:“嫣,你怎么来了?”母女俩就抱头哭泣。女儿现在已经是一名中学老师。
2013年1月17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与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签署了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协议,张笑贞再次赴任,去坦桑尼亚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这一次,她丈夫也放弃国内的事业,跟她一起到坦桑尼亚工作。
“我很平凡,我感觉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得我坚持走下去。”她说。
在非洲,张笑贞曾被抢劫4次,但她说:“这种事情在哪里都会发生,我依然热爱非洲。”
一些非洲人做事情散漫这是出了名的。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一次,少林武术团到孔子学院表演,通知6:30开始,结果6:00就坐满了人。
在表演了中国功夫后,张笑贞又安排了非洲当地的武术表演,这些都是文化交流的技巧,因为只有这样,非洲人才会觉得“我们是平等的,这样的交流是真诚的。”
前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米吉罗说:“张教授是一名非常有魅力的中国女性,她能很轻松地和这里的人打交道,这一点我非常欣赏。因为张教授带来的不仅仅是中文,而是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很多非洲人通过孔子学院,了解了中国,到中国留学,接受了中国文化。”张笑贞觉得,这是对辛苦最好的回报。还有一件事情令她欣喜:她到喀麦隆教的第一个学生罗密欧留在中国,去年娶了一个中国媳妇,拿到了博士学位!
链接:
该奖项的获奖者来自世界五大洲,代表了不同的文化领域,每一位都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其他几位获奖者分别是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星云大师,国际巨星成龙,美国著名中华美食电视节目主持人甄文达,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汉学家叶嘉莹,社会活动家、著名女画家高醇芳,著名华人社会活动家、文化名人杨雪兰,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董事长曾圆香,哥斯达黎加华人华侨华裔协会会长翁翠玉,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全国主席林子强。获得集体奖的是让中国“国剧”走遍世界的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