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一个从美国来的朋友,我特意安排了和他一起前往位于米兰北部的旅游胜地———科莫湖。科莫湖是意大利和瑞士的天然分界线,也曾是电影《星球大战》的拍摄地之一。科莫湖四面环山,冬天北部是一片皑皑雪峰,湖因山而美,山因湖而秀。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科莫地区与意大利别的地方一样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湖边坐落着古老的教堂,市内有科学家伏特的墓,这位电池的发明人就诞生在科莫,伏特仍是现在电压的单位。科莫是欧洲最大的丝绸中心,如今大多的丝绸来自中国,在这里被设计加工成高档服饰,然后销往世界各地。
由于此次旅行功课做得不是十分充足,我们错过了一次列车。仅仅是因为前往科莫的火车上显示的终点站是某个不知名的飞机场,导致我们不敢随便上车。几经周折,我们在中午12点左右抵达了目的地,当然我们并没有马上开始游玩,而是先按照攻略,找到了一家好评数爆棚的餐厅———Sociale Ristorante。这家餐厅的门面十分不起眼,在一条幽深的小巷尽头,后院却是别有洞天———四周都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围墙,上面藤蔓密布,头顶是被围墙框住了的天空,很独特。
饭后,我们找到了一个所谓的“007” 式快艇租用地,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所谓的快艇其实只是四人用的脚踏船。失望归失望,我们还是两个人租了一艘,但随后我们便发现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我们的船动力实在太小了,只要一有大船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的船便不听使唤,随波逐流,所以我们的“快艇”前进得十分费力。更气人的是,我们的船由于不听使唤,径直撞上了湖中的一座喷泉,然后搁浅了。当好不容易将船只救出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全身湿透。
幸好正午的太阳猛烈,足够晒干我们的衣服,这才得以让我们从感冒的边缘逃回来。
可这好天气却没有持续多久。科莫湖四面环山,所以登山俯瞰科莫湖全景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就当我们刚爬到半山腰时,天上突然阴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但为了一览站在山顶的美景,我们还是加快步伐往山上走去。这时,有几个骑着自行车的老外从我们身边经过,冲我们得意地笑了笑,说道:“加油,就要下雨了,山顶就在前方,我们先走一步!”他们的自行车此时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刺激,双腿哪能跑得过自行车,而对于他们这种炫耀优越感的友善行为,我们又觉得挺搞笑,只能再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没过多久,暴雨就席卷了这一地区。可怜的我们只能在冷风中看风景,然后匆匆地在山顶拍了几张照片。好在不久,太阳又露出了笑脸。
但这还不是这倒霉一天的结束。在回程的火车上,疲惫不堪的我在刺骨的空调冷风中缓缓入睡,当我醒来时却发现空调并不在运转。正当我想表扬火车乘务员体恤民情时,却发现火车根本是停在荒郊野外。原来是火车出故障了,具体什么故障不得而知。
乘务员表示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重新开动列车,要我们到下一个站点坐车。于是,列车上的人全都带着行李下了车,这种事好像在国内一次也没遇见过。精疲力竭的我们被迫走了两公里的铁轨到另一个站点。然而,生活总是会给我们提供乐子,哪怕是在如此局促的场景下。因为我们发现之前向我们炫耀自行车的那几个哥们,正气喘吁吁地背着自行车在铁轨上行走。这下我们的双脚走得比他们的自行车快了。于是我们忍不住赶上前超过了他们,并对他们大喊:“加油,加油,车站就快到了!”他们也只能无奈地挥着手臂喊:“谢谢,朋友,加油。”
走到车站后再转上了回程的火车,真可谓是费尽千辛万苦才回到了家。
美国的朋友说,虽然疲累,但这种经历真的不容易遇见,又丰富了人生一大阅历。我听后哈哈一笑,然后在网上做第二天的攻略。
第二天我们要去的是佛罗伦萨。佛罗伦萨,为原意大利首都,曾被徐志摩翻译成翡冷翠,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
佛罗伦萨主城区很小,路是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所以走路行车都有些困难。可能是为了保留城市古时的面貌,房屋教堂都是旧旧的。就如许多欧洲城市一样,位于城市最中心的便是duomo大教堂,教堂壁画十分壮观。
佛罗伦萨全市共有40座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座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 ,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算是佛罗伦萨的一个标志了,虽然在佛罗伦萨很多的广场都能看见大卫的雕像,但他们都只是仿造品。如果你想看到正品就必须买门票进入学院美术馆,但事实上真品和赝品肉眼看上去是一模一样。
由于佛罗伦萨景点很密集,所以我们就属于闲逛状态,反正走两步就有景点。建于1345年的维琪奥桥,是佛罗伦萨最古老的桥梁,桥上有不少背着画板写生的艺术家。流淌在这座老桥下的河流便是佛罗伦萨的母亲河———阿诺河。整个城市就是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其各种石雕和铜像作品都出自大师之手。
我们一路拍照一路欣赏风景,不知不觉已快黄昏。此时,金黄色的阳光柔和地覆盖在这座小城上,犹如电影里的场景,景色美得太不真实,让我和朋友此生难忘。
|